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制氢路径分析: 上游化工更有看头?

我国目前氢气的实际产量有3000万吨。

制氢路线,从目前多个技术来说,都是成熟的。可以高度关注的是氢气提纯,由于来源不同,氢气会带有不同成分的杂质,如果想满足下游燃料电池级的氢气,不仅要在氢气的纯度上达到要求,还要去除例如煤炭里面带来的硫的成分。定向除杂的技术是我国目前发展的重点,目前我国也有能力能生产燃料电池的氢气。从氢气的总量生产来说,是没有问题的,是巨大的。新能源近两年发展较快,但实际上形成的绿氢产能是很低的,10万-20万吨的产能,和实际产量4000万吨相比,绿氢占比是非常小的,以后绿氢未来的产能会有大幅的提升。

从路线来看,绿氢的发展路线技术上存在提升的空间,主要体现在传统的碱性电解槽制氢,单体电解槽的规模1000方/小时,都有提升空间。从纯水电解来看,目前还有卡脖子的环节,国内生产的产品和国外还是有一定差距。

氢气的成本:是制、储、造、运、加的成本是层层叠加的。如果降低制氢的成本,才能和其他新能源竞争。碳排放现在已经在电力行业实现碳交易,以后也会推行碳税,不同路线的制氢会出现碳排放的成本,这个需要高度关注。从不同路线的制氢来看,我国的路线差异性较大,比较低的是工业副产氢,成本最低,大概范围在7-20/kg不等,平均15。对于东部沿海比较新的制氢,价格比较廉价,各个省份都有不同化工产能的分配,各个省份获取氢气都相对还比较简单,特别是山东和江苏这种化工产业大省。

绿氢的发展,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绿氢产业的发展可能会比较快速。电解水装置1500-2000套,产能10-20万吨,氢能总量1%。各地发展绿氢产能的动力比较大,包括传统能源企业也包括新能源企业。从氢气消纳的角度和氢气储能的角度,都具有动力。

绿氢成本的下降可能不仅来自于技术的进步,还有储运方面。储运有用高压的储氢瓶来实现运输,第二是用液态氢来运输,液态氢目前只应用于军工等领域,无法民用。第三种是用化学来储氢。以中石化为例,目前正在建设大型的绿氢项目,一部分用到化工产品的生产,一部分用在当地氢能源的生产,加氢网络的建设上,也拥有非常庞大的网点。中石化目前在下游也改善提氢的装置。大型的能源集团具有带领作用。

质子交换膜材料用到的铂,未来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未来如果只靠氢燃料汽车,那规模还是比较小的。还要看氢能高速、氢能小镇、以燃料电池为核心技术的民用领域的应用场景,氢能源社会的发展规模会更大。

如果未来氢能发展速度很快,则储氢和运氢领域内的,管道用氢和大规模的液氢运输都是很有未来发展空间的。目前我们是有氢能管道的,主要是实现工业领域的运氢。管道造价比天然气管道造价高,对阀门和管道等要求都更高,投资也高,所以没有稳定用户的情况下,建设的动力不高。

总结:对于燃料电池目前的企业来说,目前的龙头可能只是暂时的,未来技术突破随着人员流动会得到迁移,反而是上游的化工企业更厉害,中游的装备制造企业例如高压气态储氢瓶的制造,液态储氢的制造等比较有优势,下游主要是分散的状态,还需要继续竞争。储氢很重要的是安全性,能够长周期稳定运行,不出现安全隐患是各地发展氢能首要考虑的问题。

最新相关

蓝昆氢能在全国首创零储能离网制氢

无需储能加持,仅靠光电就能安全制氢!5月11日,山东日照蓝昆氢能零储能离网制氢成功运行。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仅辅助系统需少量储能(3kWh)维持断电后的安全停机操作,在绿电纯离网...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