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大湾区绿电消费需求旺盛,南方区域拟增加绿电供给

中国储能网讯:自2021年绿电交易试点启动以来,用能企业对绿电的需求日益增加,绿电消费正快速增长。

2月16日,在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联合主办,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指导召开的“2023年大湾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分享了他们对绿电交易的思考和感受。

绿电需求提升

在“双碳”目标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多项政策,积极引导绿色电力消费。《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绿电交易试点,引导用户购买绿电。《关于有序推进绿色电力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鼓励跨国公司及产业链企业、外向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购买和使用绿电。

企业对绿电的消费意识开始觉醒,并将绿电交易视为绿色用能转型的重要途径。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均制定了企业的碳中和目标,计划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提出,要在未来5年内购买10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在论坛演讲时表示,2022年,南方五省区的绿电交易规模达到40亿千瓦时,参与主体357家,其中电力用户205家。从成交价格来看,绿电价格略高于电力交易均价,2022年绿电价格相较市场均价每千瓦时增加1—3分钱,部分时段低于市场均价,2023年绿电年度交易价格与市场均价基本持平。

现阶段,绿电的供给主要是集中式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如果绿电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就可能出现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一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将根据国家政策安排,进一步扩大南方区域的绿电供应能力。

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增加,符合绿电交易规则的新能源电量也将增加。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南方区域的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6亿千瓦,其中符合绿电标准的平价风光发电装机约1亿千瓦,绿电年供应量1200亿千瓦时。到2030年风电、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将达到2.6亿千瓦。

加强“电—碳”协同

纳入碳市场的控排企业也是潜在的绿电消费用户,但在目前电、碳两大市场独立运行的情况下,控排企业无法通过消费绿电抵消碳排放。

有企业人士在论坛中表示,2021年该企业的碳排放总量为330万吨,其中外购电力碳排放量占比达到99.5%。该企业有意愿提高绿电使用比例,但由于绿电价格相对较高、与碳市场尚未打通,采购绿电面临障碍。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相关负责人指出,现阶段,电力与各类环境权益产品的衔接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相关部门正在推动将市场主体的外部性成本纳入碳市场履约,但产品衔接的范围、规模、计量规则等尚未达成共识。

深圳是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经过多年发展,深圳通过碳市场推动企业节能降碳,实现了“双向脱钩”。自2013年至2021年,深圳控排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增幅达到62.65%,碳排放强度下降了42.07%。

同时,深圳电力消费以清洁能源为主,深圳电网的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近七成,消费绿电成为企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客户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深圳供电局上线的“绿电历”服务,能够展示企业的可再生能源绿电使用比例和碳排放量情况,深圳供电局还提供绿电交易以及专属认证等相关服务,先后为腾讯、华为、奥特迅等企业出具了绿电认证。

深圳正在加快探索“电—碳”协同机制。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在论坛中表示,计划将绿电纳入深圳市碳交易市场履约补充机制,并支持售电公司为深圳市企业提供绿电服务。

有专家建议,应当加快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绿电绿证市场与碳市场充分衔接,激励更多的企业消费绿电,提高绿电消费水平。

最新相关

远景田庆军: 储能行业"内卷"岌岌可危

8月12日,2025 EESA储能峰会在上海举行。远景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受邀致辞。就当前储能行业"内卷"这一热门话题,田庆军指出,非理性价格竞争持续加剧,已对产业链健康运行构成系统性风...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释放多重价值

7月10日,东北电网用电负荷首次突破8400万千瓦,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北分部近日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上新"的跨省事故备用容量共享机制在保供中发挥了作用。"备用容量共享机制相...

碳酸锂狂飙20%,储能电芯涨价在即!

曾深陷价格泥潭的储能电芯市场,正悄然迎来转折点。2024年底,电芯价格一度跌至0.27元/Wh,较2023年初的0.9元/Wh高点暴跌超60%。而近期市场信号表明: 这一轮非理性"杀跌"态势得到初步遏制,价格企...

锂离子储能电站运行更安全更高效

当前,我国锂离子储能电站呈现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趋势。为实现规模化锂离子储能电站安全高效利用,湖南电科院提出了锂离子储能电站安全预警方法,研发了储能集群调度控制系统,实现--锂离子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