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日本计划投入2亿美元,以支持开发氢燃料电池飞机

10月29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3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自研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的议案》,为加快自研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对电池工艺成熟度、产品一致性、产品成本等进行验证,储备量产工艺技术,同意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自研电池试制线建设项目方案的实施,项目计划总投...

鄂尔多斯市建设“五大基地” 实施“两大行动” 完善“一个体系”构筑世界级能源产业

近年来,鄂尔多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主动承担起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重大政治责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新路子,聚焦市委"三个四"目标任务,打造现代化能源体系,建设"五大基地",即,建设国家煤炭保障基地、清洁电力供应...

中国氢能源发展迎来机遇期——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

近日,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指南》)。本刊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彭苏萍,他表示,未来10~20年将是我国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新产业的标准化非常...

刘吉臻院士:“风光配储”肯定不是正确的路径!

9月16日,2023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华北电力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在论坛上作了《能源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的主题报告。院士刘吉臻指出: 对储能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储能不是万能的,将来新型电力系统,能源转型以后的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系统,储能要发挥作用,但是十分有限!"风...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加速跑”

位于江苏金湖县前锋镇的光伏与风电设施。梁德斌摄(人民视觉)全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速达60%以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增长,连续8年居全球第一;绿色动力船舶制造新订单占总订单近一半……近段时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不断刷新&...

远景张雷:关于氢能,我们能看到多远的历史,我们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9月14日,在中国(西部)氢能大会中,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发表了主题演讲--《绿氢,开启新石油的时代》。远景科技集团CEO 张雷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谈氢能的未来,但是恰恰氢能却不是未来的能源。氢能,其实是宇宙中最古老的能源。当我们在思考未来氢能利用的时候,或许我们可以从自然怎么使用氢能,...

从双输到双赢:能源转型的挑战及应对

迄今已有148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覆盖全球88%的二氧化碳排放、92%的GDP和89%的人口。各国也已在不同程度上发力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同时,它们基本上都强调能源转型必须是务实的(realistic)转型,保障能源安全是推进气候治理的前提。可见,各国既要追求气候安全,又不放弃能源安全。在能源与气候问题上,...

供电方式悄然变化 新型电力智慧清洁

国家能源局日前组织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供电方式悄然变化 新型电力智慧清洁电力是每家每户都不可或缺的能源,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人们或许没有发觉,我们每天所使用的电,供给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如今,电网建设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绿色低碳、智慧高效。今...

西湖大学与哈佛大学团队在基于液流电池的电化学碳捕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下,西湖大学王盼团队与哈佛大学Michael J. Aziz团队、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季云龙团队合作,发展了一类基于吩嗪衍生物水溶性的有机储能小分子,利用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实现电化学碳捕集。相关成果以"基于吩嗪衍生物的液流储能系统与电化学二氧化碳捕集(A Phen...

国家能源集团:转型提速高质量发展

8月31日,国家能源集团发电板块取得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全集团清洁可再生能源突破1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3370万千瓦,增幅超50%,占其间新增总装机比重的72.8%;在役发电装机突破3亿千瓦,清洁可再生能源占比持续提升到33%。1亿绿电献力建设美丽中国,3亿装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国家能源集...

北京泓慧:毫秒级响应 绿色环保型储能飞轮

飞轮储能系统。 受访者供图“飞轮是一种物理储能技术,通过真空磁悬浮条件下高速旋转的飞轮转子来储存能量,可实现‘电能?动能’之间高效相互转换,是一种绿色、安全的能量储存方式。” 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即将在德阳举行,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将参会。记者了解...

替代燃料与无碳制氢的作用

日本三菱重工集团(MHI)网站专题报道说,可从氢气在未来十年绿钢产业中的作用,看到业界如何脱碳。就无碳制氢技术而言,监管激励降低成本,随着能源转型专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展示了可再生能源的未来。此文最初发表于《Energy Monitor》网上。MHI高级执行研究员福泉靖(Yasushi Fukuizumi)说,"最初观察能源业...

电荒创造的万亿级风口:四川能否起飞?

我们即将直面新世纪以来,最艰难的一次电荒。过去两年,中国都有出现大规模电荒,全国一度有超过20个省市区实施限电,最严重的时候,有的城市甚至红绿灯都暂时停止运行。而今年,"史上最热夏天"在多个国家刷新高温记录,新一轮的电荒危机已迫在眉睫。就在前几天,国家能源局史无前例地举办了跨省区大面积停电...

岳来群:日美等氢能发展简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氢是绿色、高密度的二次能源。氢在发挥能效时无二氧化碳释放。等质量的氢燃料电池与一般锂电池相比,氢电池储能更多,续航里程更长,充电(能)时间可更短。氢能(包括固态氢储能)可以满足多样性的能源需求,在车船电池、住宅供暖、建材生产、钢铁冶炼等领域应用广泛。我国曾一度强调氢气为 "危险品" ,现在...

氢能源飞机有望在10年后投入商用

近日,飞机研发制造公司空客(Airbus)透露了关于民用氢能源飞机研发的最新进展。该公司宣告在民航客机起飞所需要的主动力和机舱内空调、灯光等辅助动力两方面做到了完全由氢电池驱动。空客副主席对媒体表示: “我们希望能在2035年之前推出真正零碳排放的氢能源飞机。”这意味着10年后我们有...

欧盟、阿根廷、智利、乌拉圭将在氢能方面开展合作

欧盟委员会和欧洲投资银行已同意与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在能源方面进行合作。与巴西的类似协议也可能很快宣布。欧盟委员会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到2027年,欧洲将通过全球门户计划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投资超过450亿欧元。除了在工业过程、运输和能源储存等应用中使用氢及其衍生物外,欧洲还希望...

绿氢来袭,会成就下一个“锂电大赛道”吗?

按能源的基本形态分类,可分为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前者为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中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等。而后者则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如电力、煤气、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其中,一次能源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再生性方面。现阶段,人类应用的能源主要以化...

新型储能崛起!技术为王 浪尖起舞

在各种储能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新型储能商业模式也找到了新的路径。在“双碳”目标推动下,能源行业正面临新的变革,作为行业重要一环的储能温控,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 数据显示,2021年以前全球每年的储能项目新增装机规模基本维持在6HW左右,而2021年新增装机...

错失1255亿美元!欧洲为何缺席动力电池盛宴?

新能源汽车,是过去几年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最大的故事,甚至没有之一。在新能源汽车崛起背后,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企业们功不可没,说两个数据: 125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657.74亿元,是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的市场规模;在全球最大的10家动力电池企业里,中国占到了6家,合计市场占有率达64.2%,与2021...

阿曼积极挖掘氢能发展潜力

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说,阿曼拥有高质量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广阔的可用土地,到2030年有望成为全球第六和中东地区最大的氢出口国。这是国际能源署首份分析化石燃料生产国可再生氢潜力的报告。当前,天然气发电占阿曼全国发电量的95%。2022年,阿曼提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并把发展氢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