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2025:中国锂电企业能否叩开美国市场大门?
近日,美国国防部将宁德时代列入1260H涉军名单引发行业轰动。宁德时代方面回应,从未参与过任何涉及军事的业务或活动,美国国防部的这项决定实属错误。该清单并不限制公司与美国国防部以外的其他主体展开合作,对公司业务基本没有影响。在这样的行业摩擦下,2025年中国锂电企业能够叩开美国市场大门?美国...
近日,美国国防部将宁德时代列入1260H涉军名单引发行业轰动。宁德时代方面回应,从未参与过任何涉及军事的业务或活动,美国国防部的这项决定实属错误。该清单并不限制公司与美国国防部以外的其他主体展开合作,对公司业务基本没有影响。在这样的行业摩擦下,2025年中国锂电企业能够叩开美国市场大门?美国...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约683.6万辆,带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346.5GWh。2024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TOP10依次为,宁德时代、比亚迪、LGES、松下、中创新航、SK on、三星SDI、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合计装机约317.8GWh,占动力总装机量的92%。其中,中国企业...
美国汽车行业大罢工愈演愈烈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受害者出现了,这就是中国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福特汽车当地时间周一表示,出于对罢工的担忧,美国密歇根州马歇尔电池项目的建设已经暂停。这个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的电池项目于今年2月正式官宣,计划耗资35亿美元,规划初期产能达到35GWh。宁德时代方面今...
尽管有补贴和关税,但美国制造能力的扩建并不会很快实现。在慷慨的联邦激励措施的支持下,美国的太阳能行业正大举下注数十亿美元,以扩大本土制造规模,并减少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太阳能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发电形式,但这种增长速度只有在引进数千万个进口太阳能电池板的帮助下才能实现。其中大部分电池板...
中国储能网讯: 据外媒报道,美国密歇根州的民主党议员日前提出了一项法案,要求该州公用事业公司在2030年之前部署或采购2.5GW电池储能系统,并正在考虑部署长时储能系统具体目标。密歇根州众议院4256号法案由该州民主党议员Jenn Hill发起,要求该州监管的公用事业公司在2029年12月31日之前部署2.5GW电池...
中国储能网讯: 当地时间3月15日,美国国会授权拨款5.85亿美元,以支持密歇根州三家总投资数十亿美元的动力电池工厂建设,其中包括福特汽车与宁德时代的合作项目,以及中国电池企业国轩高科美国子公司的项目。民主党领导的众议院拨款委员会(House Appropriations Committee)以16票赞成、12票反对的结果通...
上周晚些时候,美国民主党人终于同意了一项期待已久的经济刺激计划。被称为 "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的这一计划包括了未来十年为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计划提供3690亿美元的内容。其中,300亿美元将被指定用于生产税收抵免,用以加速美国的太阳能组件、风力涡轮机、电池制造和关键矿物加工。另外...
事件: 美国时间11月19日上午,众议院通过了拜登1.75万亿美元的刺激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民主党以220票对213票取得优势(所有共和党议员投反对票,1名民主党议员投反对票)。在众议院通过后,法案将提交至参议院,预计在未来几周进行修订(如果修订,需要众议院再次投票),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的目标是在...
10月29日,欧盟、德国、加拿大、日本、墨西哥、法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的25位驻华盛顿大使联合向美国立法者和拜登政府致函,称美国拟议的电动汽车税收优惠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根据电动汽车是否由美国工会工人制造以及国产化率来决定汽车制造商是否能享受美国电动汽车税收优惠的资格,不符合美国在世...
盖世汽车讯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将于9月26日下台,德国人将投票选出新政府。当前,德国汽车业正努力实现本国和欧盟的排放目标,该国执政党的换届选举将对汽车行业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目前,该国所有党派都支持向电动汽车过渡,但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上存在分歧。以下是各政党在这一问题...
白宫表示,如果今后五年这些基建的投入到位,将有效地重振目前美国因基建短板而被拖累的制造业,同时如此巨大的投资也将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国内需求。美国东部时间8月7日,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参议员的共同努力之下,被美国总统拜登称为具有"历史意义"的1.2万亿美元基建投资计划终于迈出至关重要的...
记者 | 王品达8月5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收紧汽车排放和油耗规定,加速美国汽车从燃油转向清洁能源驱动的进程,并设定了到2030年清洁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一半的目标。首先,拜登政府将恢复奥巴马时期的汽车排放和油耗规定。奥巴马担任总统期间,环境保护署出台了一系列汽车排放和油耗的...
 "新基建"计划谈判破裂,折射出的是美国立法体制枷锁过重、受限太多、分歧难以调和的长期弊病。事实上,美国基础设施的整体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上限,改善、升级以及新建能源、电力基础设施迫在眉睫。然而,美国两党依然在此问题上争执不休,无疑会进一步重挫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行动力。美国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