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西南小厂如何蝶变为领军企业

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部件。一层厚度仅为头发丝直径1/10的隔膜是锂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 曾经,这层薄薄的隔膜,限制了我国锂电池产业的发展。而打破这种限制,就需要实现技术国产化。然而,隔膜技术不仅壁垒高,还曾被少数几个国家垄断,全球产能也受限于美日韩,直到恩捷股份出现。恩捷股份全称为...

直播卖电池,宁德时代想2C

作者|路世明编辑|大风原材料价格大跌、赛道拥挤、产能过剩......如今,动力电池厂商们再也难以回到以前野蛮生长的快乐日子,而作为行业中独一档的存在,宁德时代的话语权正变得愈发羸弱。如何在逆势中找回自己的市场地位?这一次,宁德时代把筹码压在了消费者身上。能够看到的是,进入2024年后,宁德时代全...

新一轮“三国杀”来了!抓好全固态,中国动力电池保“位”战

“锂电终极”全固态电池近两年“捷报”频传。渐进还是激进地抢占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关键制高点,全球已经组好了新一场“三国杀”牌局。对潜在的颠覆风险,有成功经验的颠覆者格外敏锐且警惕。都说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当前高速发展的液态锂离子电池,其终极替代者是与自己...

“老三样”焕发新生机 “新三样”展现新优势

时代在变,我国货物贸易的结构也在变。过去,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大量出口、走俏海外。如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扬帆出海、叫响全球。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合计出口同比增长41.7%,表现十分亮眼。时代在变,我国产业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如何消纳二氧化碳比制氢更急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彭苏萍,在中国(西部)氢能大会上发表了题为"中国氢能源与燃料电池发展战略研究"的演讲。在演讲中彭苏萍表示,对中国来说,如何把二氧化碳消纳比制氢来的更急迫,因为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气体,所以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包括中国,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把固体氧化物...

持续亏损十几年,仍获头部基金重仓!国际氢能巨头崛起,加速布局中国

交通是氢能商业化落地的一大核心应用场景。这一领域,全球已分化出两大方向,欧美厂商走商用车技术路线,日韩厂商押注乘用车技术路线。尚未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为了以时间换空间,支付巨额资金认购欧美燃料电池巨头的股权,成立合资公司并支付高昂技术转让等费用,而合作协议中附加绑定的独家零部件销...

钠电从0到1 如何摆脱负极材料“掣肘”?

中国储能网讯: 负极材料被行业认为是制约钠电池产业化的关键环节。钠电负极材料路线主要包括硬碳和软碳。硬碳目前是钠电负极材料的主流,占比70%左右,具体包括生物质、树脂类、沥青类等路线。其中,生物质生产工艺难度小,产业化速度较快。然而也存在一定局限: 原材料依赖进口、一致性差、生产工艺不适...

常州,被低估的新能源之都

“虽然我知道常州的产业生态好,但真正给我触动的却是在医院,有一次,我排队挂号,听到好几个人聊天或者打电话都在聊我们产业的事情,很相关。这一刻我觉得我自己来对了。”近日,一位创业者在跟我们交流中如此谈到,几年前,他把公司从北京迁到了常州。常州,一个地处长三角的制造业重镇,此前,在...

柴茂荣博士:溯源日本氢能产业发展的基本逻辑

中国储能网讯: 对于新兴产业很少有现成的模式可以效仿,但万事万物从科技到产业都有迹可循,所以,我们常常希望通过追根溯源来找到一些事物的逻辑和规律,以便更清晰地看到它的生长方向。对于氢能产业的发展,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燃料电池上,并在适合什么车型上做选择,但日韩选择乘用车路线,中国选择商...

中国光伏:澎湃新十年

10年的时间,中国光伏从新兴产业逐渐发展到全球领先。在未来更长时间内的“双碳”战略中,光伏逐渐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的工业崛起,离不开民族制造的创世故事。它是由一群人,一整条产业链,乃至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相互接力,拾级而上,从而逐渐形成一个国家的顶级工业文化。当前的中...

考克利尔竞立总经理林立邦:不断寻求电解水制氢技术最优方案

在考克利尔能源亚太区总裁、考克利尔竞立(苏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立邦看来,低能耗、低成本和大型化是未来电解水制氢设备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此过程中,设备关键材料、制造工艺、系统集成等将迎来持续变革,产业标准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考克利尔竞立准备发货11月24日,宝丰能源发布公告称,宝...

豪宅数万“天价电费”何来?台湾地区电价调涨背后的能源困局

中国储能网讯: 近日,一则娱乐圈新闻晒出的中国台湾地区台北市住宅电费数字引发热议,令"台湾电价到底有多贵"冲上热搜。电费水平与当地的能源结构、气候条件、电价机制及个体用电习惯直接相关,澎湃新闻对相关要素和公开数据进行了梳理,有助于我们了解"天价电费账单"从何而来。台湾地区电价机制若数据真...

“锂欧佩克”渐行渐近 或撬动全球锂矿供应变局

中国储能网讯: 日前,肯·布林斯登从皮尔巴拉矿业CEO的职位上卸任。对这位50岁的采矿工程师而言,选择在今年这个时候离职,或是想在企业如日中天之际急流勇退,抑或是想在行业热度较高时让自己冷静一下。5年前,他带着一群记者站在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的山上向远处眺望,只见干燥的红色土壤上隆起一块块巨大...

动力电池新战争:从三国杀到群雄争霸

中国储能网讯: 一场全球性的竞赛,正在动力电池这个极细分的领域悄然发生。时间还要回到三年前。2019年8月29日,一场迄今为止最热闹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48岁的马斯克和55岁的马云组成的"双马会"成为整场大会的焦点。两位全球最风光的科技领袖讨论了移民火星和人工智能等话题,并引发...

全球市场布局,宁德时代为何输给了LG新能源?

继欧洲大本营之后,北美市场正逐渐成为LG新能源的新战场。近日,韩国媒体报道,LG 新能源正在同丰田汽车就美国工厂生产的电池供应丰田美国工厂进行谈判,计划在年内签署电池供应谅解备忘录。至此,包括丰田、大众、通用等全球十大汽车生产商,全部成为LG新能源的客户。当然,特斯拉也一直是LG的大客户之一。...

90年不用充电,汽车“永动机”核电池真的要来了?网友:太天真!

补能问题一直都是困扰新能源汽车普及的最大绊脚石,不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也正是对新能源汽车有着续航和补能上的焦虑。但如果有这样一辆车,行驶九十年都不用充电,你会买吗?从理论上来讲,行驶90年都不用充电,这样的汽车已经算是"永动机"了,毕竟一辆汽车的寿命最多也就二十来年,从工厂下线到报废,都不...

《中国地热》封面人物 | 地热大家汪集暘

2022年1月14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21年度学术年会上,一份关于长三角地区地热资源规模化开发利用的院士建议荣获所里该年度优秀科技成果奖,项目代表作专题汇报,线上、线下反响热烈。这份题为《关于加速规模化开发长三角地区地热能源,助力该区提前实现碳达峰的建议》,由中科院院士汪集...

同济大学余卓平:光环、火种和站在新世界入口

联合策划|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能镜前言上燃动力的20年,是一个时代、群英与个体共同塑造的故事。作为政产学研企的联合创新体,它从20年前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个简单模式的复制者,而是以罕见的生态精神,串联和拉动了一场产业链的集体升级。上燃动力20年,因为万钢,因为同济大学,历史基因里...

隘口突围:中国锂电沉浮二十年

2010年12月20日,美国加州小城洛斯阿尔托斯天色阴沉,一场葬礼正在天堂之门公墓举行。棺椁里的逝者是一个中国锂电行业绕不开的名字: 陈棠华。在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华人群体里,陈棠华的生平有一定代表性: 生于大陆,长于台湾地区,求学美国,在当地高科技企业扎根。如今活跃在美国半导体领域的华人,大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