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78.3吉瓦!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

4月10日,全球储能行业顶级盛会——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ESIE 2025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

中科纯萃:高效萃取,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树立行业标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充分展现腾飞的中国经济、崛起的民族品牌和向上的企业家精神。近日,“崛起的民族品牌”专题系列节目对话中科纯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董事长李政先生,探讨特效萃取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新能源的浪潮中,锂作为重要的能源金属和战略资源,...

天齐锂业创新实验研究院竣工仪式暨第三届创新季成果发布会隆重举行

3月28日,天齐锂业创新实验研究院竣工仪式暨第三届创新季成果发布会在四川眉山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东生,眉山市委书记黄河,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王斌达,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陈学华,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苏平等嘉宾受邀出...

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入围“十大科技成果”

在27日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十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分别为EAST首次实现千秒量级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发射第一束光、“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60MW/600MWh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高分辨率三维介观尺度荧光显微技术、基于脱氨酶的转录因子印记技术...

专家预测:全固态电池有望二〇二七年小批量生产

“与现有液态电池产品相比,固态电池在安全与能量密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望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与安全两大痛点,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下半场’竞争的焦点之一。”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2月15日召开的2025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

“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新技术与应用”获2024中科院奖项!

1月16日,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颁奖,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宣读表彰决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立泉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院士获个人成就奖,"银河系早期形成与演化"等4项成果获基础研究奖,"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新技术与应用"...

沈阳:打造全球领先的储能产业基地

1月13日,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5-203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纲要》提到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优化升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推进大型压缩空气储能装置用压缩机等"大国重器"研发落地,增强高端装备国产化替代能力。培育壮...

川承储能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全钒液流电池领域达成技术合作

10月9日,陕西川承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承储能")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金属所")在全钒液流电池性能研究领域达成了重要的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推动全钒液流电池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应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该公司全钒液流储能负责人介绍了当前液流储能系统的设计研发情况。...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新能源发展需重视环境污染新问题

“发展新能源对于实现碳中和非常关键,但也要防范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作为新能源的配套产业,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迅猛,极大提升了对锂资源的需求。江桂斌表示,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锂矿开采、冶炼、产...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等突破国产储能电容器薄膜性能瓶颈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邵涛团队与合作者突破了国产储能电容器薄膜性能瓶颈。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先进材料》。薄膜电容器是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电磁能装备的核心储能器件。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作为薄膜电容器的关键材料,具有击穿电场高、常温损耗低等优势,但高温下BOPP击穿电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南方能源观察》(以下简称"eo")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在周孝信看来,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两个重要特征,这对电力系统提出了灵活...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长时储能技术缺口依然较大

长时储能市场越来越火。据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统计,全球投运及在建的长时储能项目,价值已超过300亿美元。近三年投资的项目若全部建成投运,长时储能装机总量预计新增5700万千瓦,相当于2022年全球长时储能总装机规模的3倍左右。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看来,即便如此...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氢储能要比电池储能便宜几个数量级

由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榆林市人民政府主办,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西部)氢能大会(简称"WCHC")于2023年9月13-15日在陕西省榆林市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理事长欧阳明高在会上发表...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锌溴液流电池或成为储能电池产业化解决方案

近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杭州召开。在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叶志镇发表主题演讲。叶志镇认为,在储能产业化方面,锂离子电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锌溴液流电池则表现出较大潜力。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储能技术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锚点。在...

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废旧锂电池再利用的“新途径”

中国储能网讯: 3月24-25日,2023第三届先进电池材料集群产业发展论坛在深圳开幕。在本次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深圳理工大学(筹)材料与能源学院名誉院长成会明作《锂离子电池材料的修复与再利用》主旨报告。成会明表示,"要实现'双碳'目标,我认为要做...

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推动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直接再生回收

中国储能网讯: 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的广泛使用,废旧锂离子电池量也迅速增加。完善废旧锂电池回收,实现资源再利用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在12月20日于上海举办的"第七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2)"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指出,我国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状况尚不容乐观。...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做好顶层设计 避免氢能产业野蛮生长

中国储能网讯: 氢能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有竞跑规则,引导氢能产业链良性发展。否则,"各有各的招""各有各的路"的野蛮生长会破坏氢能行业发展。同时,在目前技术、产品百花齐放的过程中,设立技术、工艺、材料的规范和标准,可以防止竞争中的内耗。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二次清洁能源,氢能是实现多领域深...

做好顶层设计 避免氢能产业野蛮生长——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

氢能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有竞跑规则,引导氢能产业链良性发展。氢能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有竞跑规则,引导氢能产业链良性发展。否则,"各有各的招""各有各的路"的野蛮生长会破坏氢能行业发展。同时,在目前技术、产品百花齐放的过程中,设立技术、工艺、材料的规范和标准,可以防止竞争中的内耗。作...

中国科学院欧阳明高:2030年 电动汽车成为分布式储能主体

北极星储能网讯: 3月26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电动汽车百人会国际论坛表示,我国电池产能在2023年可能达到15亿千瓦时(1500GWh),2025年可能达到30亿千瓦时,电池出货量2025年预计会达到1200GWh,其中百分之七八十会用于国内市场,还会有百分之二三十出口海外市场。我们...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泓:先进电池是我国双碳战略和电动中国战略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

北极星储能网讯: 3月27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泓在2022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言指出,先进电池是我国双碳战略和电动中国战略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在生产、生活、国家安全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在这些应用领域,高能量密度电池、高功率密度电池、高安全性、长寿命的电池是非常关键的先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