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 新能源发展需重视环境污染新问题

“发展新能源对于实现碳中和非常关键,但也要防范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

作为新能源的配套产业,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迅猛,极大提升了对锂资源的需求。江桂斌表示,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锂矿开采、冶炼、产品制造、废弃电池回收等环节容易发生锂污染风险。而目前我国有关锂的环境赋存数据十分缺乏,对环境浓度剂量下锂离子暴露和慢性效应缺乏深入研究,锂污染风险待破题。

“根据我们对江西锂冶炼工业区的调研,锦江河水中锂浓度从上游背景值每升1微克急剧增加到下游每升100微克以上,表明我国区域性锂污染问题已经显现。”江桂斌说。

他表示,近期相关研究发现,环境相关浓度的锂离子不仅会影响植物、浮游动物、无脊椎动物的生长发育,过量锂暴露也可引起人体多个器官或系统的功能紊乱,甚至可能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而目前主流水处理工艺对溶解态锂离子的去除率低于20%,处理能力非常有限。一些特定区域,如锂工业区及周边人群可能面临较高的锂暴露风险。

对此,江桂斌建议,开展专项研究工作,摸清全国重点区域锂污染的基本状况;加强相关基础研究,评估锂污染的生态环境风险;严格源头管控,加强关键污染源的锂排放控制。例如,制定相关管理规范和排放标准,加快建立废旧锂电池回收体系,减少关键污染源的无序排放。对采矿、冶炼和废旧锂电池处置等过程涉及的废水废渣排放进行监测监管,明确污染处置的责任主体,出台有关锂污染防治技术开发的扶持政策,做好废水废渣处理处置和自来水净化技术储备。

江桂斌指出,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但随着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能源结构转型进入深水区,在推进新能源发展的同时,要做好可再生能源用地规模和性质研究。从全生命周期分析,光伏发电并非零碳排放、零污染,存在很多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因此需合理有序开发,积极防范新能源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最新相关

"液态阳光",释放西部能源红利

在甘肃敦煌的广阔沙地上,矗立着一座260米的高塔,它的周围环绕着12000多面定日镜。利用太阳能,这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能够24小时不间断发电。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是西部独有的“能源红利&rdq...

西部绿电利用率迎来"拐点"?

7月2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了全国各地的风光发电利用率数据,西部风光富集区1—5月持续走低,尤其光伏发电利用率除宁夏外均不足90%。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我国可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