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破除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三座大山”
中国储能网讯: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窗口期,从政策体系、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到产业链和标准体系建设均实现跃升突破。截至2022年底,全国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较上一年增长110%以上。尽管行业发展迅速,但商业化依然充满坎坷。安全困境犹存、成...
中国储能网讯: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窗口期,从政策体系、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到产业链和标准体系建设均实现跃升突破。截至2022年底,全国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较上一年增长110%以上。尽管行业发展迅速,但商业化依然充满坎坷。安全困境犹存、成...
全国两会擘画出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蓝图。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是全面贯...
中国储能网讯: 最是一年春好处,全国两会召开,在这个绿色的季节,许多代表委员带着"绿色"的议案、提案齐聚北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继2021、2022年之后,今年碳达峰碳中和又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
中国储能网讯: 今年两会,以新型储能为代表的储能产业发展备受代表委员的关注。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按照国家规划,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要达到30GW以上。而截至目前,已有26个省(区、市)规划公布"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装机目标,总规模...
中国储能网讯: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能源体系的要求一锤定音。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我国新能源领域发展迅速,新型能源体系正在进行一场蝶变。2022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风电光伏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与此同时,伴随着随机性、波动性的...
中国储能网讯: 近年来,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领跑者"。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中国已连续八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全世界第一,由于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质量不断提高,成本也在不断下降,用户的消费体验越来越好。作为新能源...
2022年,业内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到2022年全球范围内共发现了8900万吨锂。其中,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为主要生产国。并且在近几年来,随着全球提出的“双碳”政策逐步规范全面,新能源市场爆火,带动了锂资源的需求度飙升,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锂矿资源。3月7日消...
中国储能网讯: 南财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彭强、费心懿、曹恩惠 北京、上海报道 "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5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由6.5亿千瓦增至12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由20.8%上升到25%以上。"国务...
2023年,新能源汽车、储能双轮驱动动力电池出货量高涨。新能源汽车领域,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回温,零售销量预计40万辆,同比增长46.6%,环比增长20.3%,渗透率29.6%。业内预计,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储能板块,2023年储能项目落地提速,储能订单释放加快,大储市持续高增长,共享储能推...
中国储能网讯: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氢能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我国作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对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多位代表和委员为氢能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代表委员热议亮点多全国人大代表、亿华通董事长张国强提出了《强...
中国储能网讯: ◎今年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提出了多个关于能源及燃料电池相关的建议。包括尽快确定燃料电池并网电价形成机制、建议尽快重启CCER市场,加快落实自愿减排市场建设等内容。◎曹仁贤认为,燃料电池发电度电成本由设备初投资、氢原料和运营成本等构成。随着技术...
中国储能网讯: 3月4日至5日,2023年全国两会在北京成功召开。2023年两会上,关于储能的提案较以往大幅增加,储能成本、新能源+储能、抽水蓄能、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笔者整理了20份储能相关建言: 温枢刚: 鼓励新能源基地集中配置储能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委...
"第一次当全国人大代表,兴奋之余,深感责任重大。"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钟铮在全国两会前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向大会提交了支持新型储能及优化家电减碳标识的建议。对于新型储能市场,钟铮认为,该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可以说是万亿级赛道,"按照我国十四五能源规划的目标...
中国储能网讯: 能源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在化石燃料面临枯竭的背景下,加上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提出,我国新能源(4.310, 0.02, 0.47%)产业正在驶上蓬勃发展的快车道。然而,在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的情况下,因其波动性和随机性等特征,也对电网稳定带来了挑战。如何解决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储能问题,还...
中国储能网讯: 新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产业造就新机遇。包括氢能、储能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的热门话题之一。多位代表委员及专家建言,完善氢能、储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推动有效实施,推进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储能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储能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中国储能网讯: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与新能源发展紧密相关的储能产业也备受关注。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储能产业目前所存在的"痛点""难点"给出建议和方案。本期,我们继续整理相关要点,以飨读者。完善储能配置政策全国政协委员、金风科技...
中国储能网讯: 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建议加快解决新型储能瓶颈问题、加强新能源"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全国两会开幕前夕,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就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快解决新型储能瓶颈问题,深化...
中国储能网讯: 2022年,我国新能源产业继续突飞猛进,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风电、光伏发电装机位列世界第一,储能电池装机规模高速增长。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在新型储能领域正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储能产业腾飞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代...
8月25日至26日,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高峰论坛在成都通威国际中心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锚定双碳目标 赋能绿色未来”为主题,来自中央、省、市各级政府领导、权威专家学者、龙头企业领袖和企业精英汇聚一堂,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光伏产业良性发展、构建新型电力...
北极星储能网讯: "实现'双碳'目标是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是长期任务,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科学有序推进。""这件事,要按照全国布局来统筹考虑。'双碳'目标是全国来看的,哪里减,哪里清零,哪里还能保留,甚至哪里要作为保能源的措施还要增加,都要从全国角度来衡量。""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