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半月调3人!大型能源央企领导层变动

随着“30·60”双碳目标的推进,我国乃至全球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提高,电力行业将发生巨大变化。由于新能源发电波动性和峰谷差较大,大规模储能正成为电力系统越来越重要的支撑部分。目前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是实现大规模储电和平衡曲线的主流解决方案,但抽水蓄能对选址要求高、投资大...

浸没液冷—高功率场景散热需求终结者

在当代科技界,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技术领域,技术进步正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发展。这些领域技术发展的显著特征是设备功率的不断提升和体积的逐渐缩小,从而使得散热挑战日益严峻。随之而来的是散热技术的不断创新,从传统的风冷到冷板液冷,再到近年来复兴的浸没式液冷技术。展望未来,浸没式液冷技术...

CNESA首次定义长时储能!储能产业下一个风口

文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作者: 陈海生,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其核心是能源结构转型。能源结构转型是指由化石能源为主逐步转变为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型能源体系,...

华夏储说24丨内卷推动行业创新加速,储能进入进化与升级的新赛道

尚未开场,即已疯狂。近两年我国储能行业的产能竞赛、价格内卷和市场拼抢,使整个行业进入"冰火两重天"的境地。进入2024年,储能行业的"内卷"呈现出新的特征,即"卷价格"的同时,不少头部企业也在开始 "卷技术"。通过技术创新让自己的产品更具差异性,成本上更低、功能上更强、性能上更优、服务上更好,更能...

智能电网,提供强劲电力支撑

核心阅读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加快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转变。面对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挑战,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成为必然选择。未来,将进一步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在关键技术、商业模式等多方面发力,促进源网荷储更加协调发展。5月25日,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背靠背电网工程正式投产,今年预计...

阳光驱动文明 BC引领未来—— 陈刚在2024 bifi PV峰会

11月20日,12th bifi PV Workshop Zhuhai 2024 国际峰会在珠海召开,本次峰会集结了400余位顶尖专家、头部企业和知名机构齐聚珠海,共论BC未来。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爱旭N型ABC创新创新研发之路》的主题演讲。*以下为精华版全文*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效率息息相关。45万...

大电芯、大系统、大电站:储能向“大”终点在哪?

储能行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变"大"。无论是电芯、系统还是电站,都在坚定地朝着更"大"的方向而前行。在电芯方面,以314Ah为主的300Ah+储能电芯全球加速渗透,下一代500Ah+大容量电芯的研发量产马力全开。在系统方面,5MWh产品逐步发展成主流,与此同时,6MWh甚至是8MWh级系统就已经开始蓄力出征。在电站方面,全...

再提“储能之城”,唐山有何底气

近些年来,新能源赛道爆火,相关的科技呈现爆发式增长,在我国兴起了一股新能源革命。以光伏和水利、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有着明显的潮汐特点。发电高峰和低谷往往有巨大的量差,需要庞大的储能才能持续供电。这也就产生了非常庞大的储能市场。目前储能概念大火,宁德、包头、宁波、东莞、沈阳、长沙等纷纷...

前三季度国内新增装机超27GW/61GWh,新型储能需求“爆发”

近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前三季度能源形势和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重点介绍了新型储能发展有关情况,引发业内广泛关注。该发布会传递出积极信号,我国新型储能装机稳步增加的同时,发展质量也在逐步提高。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还...

2024年中国压缩空气储能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化进程加速

压缩空气储能概述压缩空气储能是指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将电能用于压缩空气,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推动汽轮机发电的储能方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含压缩、储气、蓄热/冷、回热/冷、膨胀发电等多个子系统,系统内的关键设备主要包括压缩机、换热器和膨胀机。压缩空气储能分为传统与新型两大技术路线...

订单量160GWh!LG新能源公布第三季度业绩

2024 年 10 月 28 日,首尔 –LG新能源今天公布了其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以及其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ESS)业务方面的第三季度进展和未来关键举措。公司第三季度整体营收为68,778亿韩元,环比增长11.6%,同比下降16.4%。营业利润为4,483亿韩元,环比增长129.5%,同比下降38.7%。营业利润包括预计IRA税收抵免...

北京市门头沟区:支持相关企业依托分布式储能上网促进新型储能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发展

10月24日,北京市门头沟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开展新设市级政府投资基金储备项目常态化征集的通知。文件明确,为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和高精尖产业的引导支持作用,加快推动北京市重点产业领域高质量发展,北京市设立了人工智能、信息产业、医药健康、机器人、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新材料、先进制造...

国内首套构网型阵列飞轮储能示范项目一次上电成功

2024年10月17日,由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研究院")与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国际")联合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构网型飞轮储能示范项目一次上电成功。标志着构网型飞轮储能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为构网型飞轮产业化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本项目率先在国...

德国大型储能容量计划增加五倍

据德国太阳能行业协会(BSW-Solar)称,未来两年德国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可能会增加五倍。这是咨询公司 Enervis 代表该协会最近进行的市场分析得出的结论。太阳能储能容量的扩大被认为对于成功的能源转型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加速储能扩张,太阳能和储能行业利益集团呼吁在本次立法期间进一步消除...

优化储能系统,助力规划建设新能源输送体系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电规模持续扩大,能源转型步伐显著加快。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超过31亿千瓦,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4亿千瓦,同比增长49.8%;风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同比增长19.8%。围绕新形势新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加快构...

阳光下的博弈:一个小城“70后”的光伏风云

今年7月下旬的一个下午,多家中国光伏企业的掌门人齐聚温州,举行了一场秘密的闭门会议。会议没有做任何宣传,但从会场流出的纸质材料来看,出席者中包含了起码十多位行业头部人物。激战正酣的对手们抱团取暖,显然是要讨论他们眼下面对的集体困境。中国光伏业正在经历一场产能过剩带来的严冬。尽管这个行...

电池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大变革

2024年,经历了去年停产、减产、业绩大降洗礼的中国储能行业,内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海外市场的逐渐回暖,也将为拥有海外业务的储能企业,特别是有着创新研发能力的头部企业带来更多业绩增量。众所周知,在技术革命大变局中,黎明前的决战往往更加惨烈,其战略成败对产业未来的影响往往也最具决定性。从这...

长时储能趋势下,谁在引领“下一代”大容量产品走向?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发电量约1.47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5.6%,进入高比例新能源阶段。综合相关调研数据及业内专家预测,当新能源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达到15%-20%之后,4小时以上的长时储能需求将成为刚需。与此同时,当前无论是储能项目还是储能订单,GWh级规模已呈常态化趋势发展。因此,在...

河南:构建“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电网”的交通能源系统

9月26日,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等十六部门印发《河南省推动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公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按照不低于停车位数量40%比例配建快速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条件。普通国道服务区新建充电基础设施应满足8辆以上电动汽车同时充电需要。推动充电基...

今年迎峰度夏零限电 江苏趟出储能保供新路

今年夏天,全国经历了一段持续的高温天气,能源体系也经历了一次极限测试。伴随酷暑高温而来的,是一次又一次刷新纪录的用电高峰。确保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安全,不拉闸限电,是能源体系必须守住的底线。但构建能源体系还要兼顾成本与效率。若锚定最高用电负荷进行电源和电网投资、建设,带来将是非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