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欧洲能源研究联盟发布工业储热技术研发白皮书

中国储能网讯: 近日,欧洲能源研究联盟(EERA)工业过程能效联合研究计划(JP EEIP)发布《工业储热: 支持向脱碳工业转型》白皮书,提出了工业储热技术现状、挑战和研发建议。要点如下: 一、储热在工业中的潜在应用1、工业过程供热或制冷根据气候条件,可将工业太阳能供热系统与储热系统结合使用。有前景的...

虚拟电厂:不生产电,但管理电

中国储能网讯: 近年来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无论是电力生产还是需求都有着越来越大的随机性。虚拟电厂的出现,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平抑新能源电力的强随机波动性,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打破传统电力系统中发电厂之间,以及供给侧和用电侧之间的物理界限。◎本报记者 张 晔近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

去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首超一万亿千瓦时

中国储能网讯: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达到1.19万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加2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随着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重视消纳工作。国家能源局新能...

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行业发展快速 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储能网讯: 13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就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情况答记者提问。她表示,国家能源局锚定双碳目标,大力加强新型储能行业宏观引导,促进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带动技术创新多元化,为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宝贵经验。刘亚芳表示,全国新型...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翻番 部分项目“建而不用”待破解

中国储能网讯: 870万千瓦,这是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与2021年底的超过400万千瓦相比实现了翻番。当前,我国初步建立新型储能行业管理体系,地方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建设新型储能积极性高涨。但值得注意的是,行业整体还处于从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的阶段,部分储能项...

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

近日,在浙江省义乌市,由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承建的晶澳科技年产10GW高效电池及配套项目12条生产线实现满产。项目包含高效单晶PERC电池生产线及相应的辅助配套设施设备、实验研发设施设备等。钟城堡摄近日,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工业园区丝路网能绿色能源500MW/100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施工现场,工作人员...

我国绿氢供应体系建设思考与建议

氢气具有原料、燃料双重属性,来源丰富、用途广泛。在碳中和战略目标引领下,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方式逐渐转向绿色低碳,将推动氢能供应体系逐步以绿氢为基础进行重塑。绿氢作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供应体系建设将有助于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变革。中国工程院郑津洋院士研究团队在中国...

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毕天姝:加快打造新型电力系统产学研用“强引擎”

中国储能网讯: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产业人才需求量激增。智联招聘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前5月,我国新能源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64.4%,高出全行业54.4个百分点。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标下,人才数量和质量成为影响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作为我国电力行业的黄埔...

高制取成本掣肘绿氢发展

中国储能网讯: 发展绿氢对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制取成本偏高成为绿氢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障碍。要提高绿氢经济性,打破单一的技术路线、做好顶层设计、健全市场机制缺一不可。地方两会近期密集召开,记者梳理发现,氢能布局成热点。例如,山东统筹布局氢能供应体系,开展副产...

国家能源局刘亚芳:全国累计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GW

中国储能网讯: 2月13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表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从2022年新增装机技术占比来看,锂离子电池储能技...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储能网讯: 中国工程院凌文院士研究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2年第3期发表《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一文。文章从"双碳"目标背景和氢能在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出发,系统梳理了全球氢能产业的进展情况,从氢能产业规模、产业特点、产业政策等方面分析...

蒙西地区储能技术经济性优化配置研究

蒙西地区储能技术经济性优化配置研究窦东1, 王雁宇1, 李欣1, 杨文生1, 周文奇1, 李海清1, 张士营2(1. 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40; 2.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36)摘要: 蒙西地区近年来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逐年提高,亟须配置大规模储能降低其间歇性、波动性给电力...

新能源配置储能应确定科学合理配置比例

中国储能网讯: 新能源配置储能应确定科学合理配置比例--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院长)、党委书记欧阳昌裕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应用,新能源配置储能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和促进新能源消纳具有重要作用,也逐渐成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其发展思路、...

V2G,虚拟电厂的千亿蓝海赛道

中国储能网讯: 关键词: V2G导语: 储能特性是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后的必然结果,机构预测: 我国V2G市场空间将超过1000亿元。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不过,问题不是没有。光伏、风电与生俱来的波动性使得电力输出不稳定,需要进行调峰调频。除了配备储能设施外,通过融合IOT、大数据、人工智...

新思路:ABB eStorage智慧储能小屋

中国储能网讯: 毋庸置疑,为实现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转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时代使命。然而,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仍面临重重挑战: 在分布式电源侧"源"端,风光发电"靠天吃饭",具有较强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总体上不确定性增强,可控性减弱;在电网侧"...

独立共享储能如何“算得过账”

中国储能网讯: 董超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广东)储能科技公司独立共享储能作为新型储能在电网侧的典型应用场景,具有响应时间快、建设周期短、布置灵活的特点。独立共享储能既可以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又可以助力新能源消纳,是新型储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应用场景。当前新型储能正处于商业化初期,其市场...

分布式储能商业模式分析

中国储能网讯: 文/刘秋华 杨圣城 刘 鑫,南京工程学院,电力需求侧管理随着储能建设运营成本的下降以及分布式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分布式储能在近年来正得到广泛关注。与集中式储能相比,分布式储能的选址安装更加灵活便利,更易实现分布式能源的就地快速消纳。此外,分布式储能相比于集中式储能减少了电能...

相变储能材料开发与封装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储能网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然而,化石燃料能源快速消耗不仅引发了能源危机,同时造成了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的大量排放,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节能降耗减排已成为现阶段能源领域的发展目标。以风电、光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装机总量迅速增长,但是新能源发电...

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电力系统面临安全新挑战

中国储能网讯: "电力系统安全关系千家万户、事关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具有新的技术特征,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近期在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主办的以"新形势下能源转型思考--能源安全"为主题的北京论坛·能源...

储能狂奔 投资的咽喉在哪?

中国储能网讯: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让能源革命有了清晰明确的发展路线图,也给能源转型设定了总体时间表。能源结构转型,即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正在不断加速向前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风力和光照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也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这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