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熊储能源:让废弃核桃壳变钠电“芯”材料

你知道吗?在科大硅谷,小小核桃壳,竟能成为新能源赛道上的“黑马”。近日,记者听闻,在合肥,工大智谷里一间实验室里,一袋袋原本被丢弃的核桃壳,正经历一场颠覆想象的“科技重生”。这场“硬核蜕变”的背后,是安徽熊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十年磨一剑,对技术创新的执着,...

用AI搞电池,众巨头飙起“新竞赛”

AI正加速改变人类的科学研究方式,其极高的效率有望颠覆传统研发。202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投身于AI for Science领域的科学家,这或许预示着AI驱动科研进步的时代将要到来。事实上,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始利用AI开拓电池技术和工艺的新领地。2023年12...

全钙钛矿叠层电池世界新纪录:光因科技创造30.49%稳态效率!

近日,经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权威认证,光因科技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研发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实现了30.58%的转化效率,其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稳态效率更是达到了 30.49%,两项关键指标双双刷新了全球范围内同类技术的效率纪录,彰显出深厚技术储备和强大创新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光因...

我科学家制备出高性能柔性叠层太阳电池

北京2月5日电 记者5日从西湖大学获悉,该校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工学院王睿团队在柔性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他们成功让钙钛矿与铜铟镓硒两种材料叠在一起,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3.4%。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刊发在《自然·光子学》期刊上。 “如果把单结钙钛矿太阳电池比作单层...

奥地利科学家研发出厚度仅为头发二十分之一的飞行太阳能板

奥地利约翰内斯开普勒大学林茨分校(JKU)的研究团队近期推出了一项创新的太阳能技术,巧妙地将超薄钙钛矿光伏面板与无人机技术融合,为可持续航空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这项技术的核心--超薄光伏材料,不仅本身极具创新性和吸引力,与无人机技术的结合更是将其应用潜力推向了新的高度。该太阳能配置使...

26.20%!光因科技钙钛矿电池再获突破

经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权威认证,光因科技自主研发的钙钛矿单元电池(Unit Cell, 1平方厘米)转化效率达到26.20%,四次持续突破单元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世界纪录。光因科技科研团队不断将单元电池效率提升到新的高度,技术迭代速度超预期。此次成果对于后续产业化推进起到重要的支撑意义,展示了光因科技...

爱旭首席科学家王永谦:BC是单结晶硅时代的终极技术路线

11月20日,爱旭股份首席科学家王永谦博士出席题为"BC技术对未来光伏行业的重大影响"的圆桌论坛。他表示: "BC代表的就是单结晶硅电池最终的技术路线,我认为BC技术是最完美的晶硅电池技术。"*以下为精华版全文*爱旭选择BC技术并非偶然。因为晶硅的技术路线一直很清晰,从PERC到BC还有些过渡技术,BC代表的...

隆基首席科学家徐希翔:未来3-5年,BC将成为光伏技术的主力军

“我对BC技术非常乐观。”近日,隆基绿能首席科学家、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徐希翔博士在12th bifi PV Workshop Zhuhai 2024 国际峰会上表示,“我相信在3-5年的时间内,BC将成为光伏技术的主力军。”在这场峰会,400余位顶尖专家、头部企业和知名机构齐聚,峰会主题聚焦于“双面BC技...

钙钛矿单元电池效率全球首次超过26%!光因科技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近日,光因科技研发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新的突破。经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权威认证,光因科技将钙钛矿单元电池(Unit Cell, 1平方厘米)转化效率提升至26.14%,再次刷新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世界纪录。这是继2024年4月刷新该面积钙钛矿电池效率纪录(25.64%)之后,半年时间内持...

东方日升异质结伏曦又一里程碑来了

光伏电池钝化效果越好,电池效率越容易受到紫外波段光线的影响为了获得更高的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电池表面钝化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步骤。由于较高的体复合速度和表面复合速度会限制电池的开路电压,同时也会降低电池的填充因子FF,所以通过采用高质量的表面钝化层来抑制表面复合,成为获得高效率太阳电...

我国科学家取得全固态锂电池研究新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新的突破,这一成果7月31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能源》发表。这项研究对开发高能量密度、长使用寿命的储能设备,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网、深海深空装备等提供安全、耐久的动力源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开发新型储能体系等具有重要意...

我国科学家巧用“可乐”破解锂电能量焦虑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黄富强团队、清华大学助理教授董岩皓团队将三元电池材料浸入可乐中,发现二氧化碳气泡会定向包裹三元电池材料颗粒,形成部分锂离子空位,将地球储量丰富的钙离子填充进空位后生成的表面钝化层可大幅提升正极材料的稳定性,缓解锂离子电池能量焦虑。该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先...

衣服可为电子设备充电 我国科学家取得纤维电池技术新突破

一件柔软透气的衣服,不仅可以储存能量,还能便捷地为手机、手表等随身电子设备供电。这一曾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场景,已经变成了现实。近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在高性能纤维电池及电池织物研究上取得新突破: 通过设计具有孔道结构的纤维电极,实现电极与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的有效复合,团队不仅解决了高分子凝...

我科学家在全钙钛矿光伏组件领域取得新突破

记者日前从南京大学获悉: 该校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谭海仁教授课题组在大面积全钙钛矿光伏组件领域取得了新突破。经国际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谭海仁课题组研制的全钙钛矿光伏组件的稳态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4.5%,刷新此类组件的世界纪录。这一研究成果于2月23日发表在《科学》期刊。钙钛矿是新型太阳能...

科学家研制出新型固态锂电池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锂金属电池,可以至少充电和放电6000次,这比其他任何固态电池都要多,并且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充电。这项1月8日发表在《自然-材料》的研究成果,描述了一种用锂金属阳极制造固态电池的新方法,并为研制潜在的革命性电池材料提供了新思路。“锂金属阳极电池被认为是电池中的&...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首例室温氢负离子导体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通过机械化学方法研发出首例室温条件下可以超快传输的氢负离子导体。未来氢负离子导体可用于开发不同于锂离子电池的新型电池,有望为能量储存与转化等领域带来系列技术变革。相关科研成果北京时间4月5日晚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氢负离...

纬景储能聘请中科院院士褚君浩为“储能技术首席科学家”

中国储能网讯: 2023年1月17日,上海,专注于新型储能电池智能制造的高科技企业纬景储能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院长褚君浩院士出任公司"储能技术首席科学家"。纬景储能将携手褚君浩院士团队共同推动液流储能电池产品的技术迭代与创新,赋能更多双碳应用场景落地,加速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

科学家:绿氢产业市场前景巨大 应做好长远规划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零碳交通首席科学家欧阳明高23日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 “我们现在正经历第三次能源革命。在这次能源革命中,氢和电一样,是最重要的能源载体,也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能源主体,要从技术和产业两...

美国科学家开发钙离子电池,称取代锂电池指日可待

导读: 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特殊的钙离子材料,为方便其插入电池电极提供了途径。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价格飙升和预测短缺的背景下,寻找廉价、丰富、安全和可持续的电池化学材料更为关键。钙离子已被考虑用于电池,但相对于锂而言,钙离子更大尺寸和更高的电荷密度,给其插入电极材料带来...

科学家提出“核电池”概念 为无碳能源提供新途径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总体部署,促进新型储能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发展,支持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国家能源局组织起草了《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