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在广东投入运行

中国储能网讯: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南方电网梅州宝湖储能电站,3月6日正式投入运行。该电站的投运标志着浸没式液冷这一前沿技术在新型储能工程领域的成功应用,促进了中国统筹能源安全稳定和绿色低碳发展。

该储能电站规模为70兆瓦/140兆瓦时,按照每天1.75次充放测算,每年可发电近8100万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4.5万吨。

储能电站,相当于城市的“充电宝”,在电网用电低谷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电池中;在电网用电高峰时,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进行放电,能够参与调峰调频,发挥削峰填谷作用,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据南网储能公司介绍,储能电池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持续发热,冷却是影响储能电站安全的重要因素。此前,储能电池冷却主要采用风冷散热和液冷散热,这两种冷却技术均存在降温速度较慢、降温时间较长的不足。

2022年以来,南方电网储能公司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对浸没式液冷电池储能系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展开攻关,解决了浸没式液冷应用于大容量储能系统的技术难题。

在梅州宝湖储能电站,电池直接浸没在舱内的冷却液中,实现对电池直接、快速、充分冷却降温,确保了电池在最佳温度范围内运行,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整体提升储能电站的安全性能。“浸没式液冷电池储能系统的成功研制,实现了电化学储能安全技术的迭代升级,电池散热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50%。梅州宝湖储能电站能够实现电池运行温升不超过5摄氏度,不同电池温差不超过2摄氏度。”南方电网储能科技公司董事长汪志强表示。

梅州宝湖储能电站从开工建设到试运行仅用了4个多月时间。“电站的设备采用预制舱式的结构,系统主要设备均放置在集装箱中,现场进行组装即可开展调试,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提升了安全建设水平,减轻了后续的运维压力。”南网储能科技公司建设中心员工汪林威介绍道。

截至2022年底,中国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已达到870万千瓦,预计至2025年底,装机规模将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年均增长将超过50%。浸没式液冷作为储能领域安全技术的创新突破,将助力加快中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最新相关

宁夏新型储能并网规模超500万千瓦

3月20日,随着宁夏青龙山20万千瓦/40万千瓦时新能源共享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宁夏新型储能并网规模超过500万千瓦,达到511.4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44.87%。近年来,宁夏加大新能源开发力...

甘肃新型储能装机突破450万千瓦

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统计,截至2月18日,甘肃省新型储能装机突破450万千瓦。目前,甘肃省在运电化学储能项目174项,其中电源侧电化学储能164项、容量370万千瓦,电网侧电化学储能10项、容量80万千...

2024年宁夏新增新型储能电站20座

2月1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统筹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绿色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宁夏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蒋哲文介绍,2024年宁夏新增新型储能电站20座,累计并网新型储能电...

日本确认,中国汽车夺"全球第一"

2月3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汽车连续2年的出口量超越日本,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2024年的中国汽车出口量为585万辆,比2023年增长了19%,排在第二的日本则下降5%,出口量为421万辆,此举...

1月"新造车五强",小鹏反超理想

2月1日,各大车企2025年首份月销榜单出炉。在经历了2024年底冲量,以及春节假期影响后,1月多数新势力交付量环比出现断崖式下滑。但与去年1月相比,小鹏、零跑交付量实现翻倍暴涨。具体来看,自从2...

英国电池储能系统收入创纪录

据英国市场分析平台 Modo Energy的记录,2024年12月英国的电池储能系统收入达到了自2023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该市场分析平台记录了四年来最高的月度增长,收入从11月增长了65%,达到每兆瓦每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