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4亿元,同比增加33.41%,归母净利润实现0.79亿元,同比增加21.7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68亿元,同比增加11.49%。
三季度公司业绩并不突出,但盈利能力有所恢复1)Q3单季度实现营收3.48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加3.56%/-16.23%;实现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加11.60%/-8.18%;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0.20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加-4.46%/-20.93%。2)但从利润率的角度来看,公司的盈利能力正在回复。上半年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但Q3单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2.11%/8.28%,环比分别增加4.29/1.38pct,影响正在逐渐消除。3)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7.83%,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62%/7.30%/6.28/0.63%。
对公司后续业务增长保持乐观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99%,主要系业务增长阶段性采购及相关费用支出增长所致,三季度末合同负债约6亿元,较二季度末提升1亿元,存货也较二季度末增加约1亿元,这将对公司后续业绩增长带来帮助。
PECVD设备取得阶段性进展,有望形成双核心业务模式1)HJT方面,公司与瑞士H2GEMINI公司积极合作设立子公司金辰双子,吸收了多位前梅耶伯格的顶级专家,专注研发应用于HJT的PECVD工艺与设备。今年6月底,公司自主研发的HJT电池PECVD非晶硅薄膜设备运抵晋能科技。2)TOPCon方面,公司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探索出用管式PECVD装备实现TOPCon电池核心材料“超薄氧化硅+原位掺杂非晶硅”的制备,已与业内多家一线电池企业展开合作。其中,与晶澳已进入中试提效阶段、与东方日升合作取得了≥24%的平均效率、SNEC展会后晶科也引入公司管式PECVD设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亿、2.40亿、3.07亿,对应PE分别为109.43X、68.95X、53.73X,维持推荐。
风险提示:毛利率波动风险;行业政策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