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汽车产业或进入"微增长"时代 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隐忧浮现

6月8日,“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开幕,多位车企掌舵者在本次论坛上表示,中国汽车业将迎来全新拐点。

行业对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的“警惕声”越来越多。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称,新能源汽车行业已从过去“少电、缺电、贵电”转换到如今的电池产能过剩。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经过一路狂飙后出现增速放缓的趋势,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直言,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告别高增速的黄金时代。

从“缺电贵电”到产能过剩

  “2018年,中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零售渗透率只有4.3%。2022年,渗透率已经达到26.3%。尤其是今年1至4月,这一数据突破到30.4%。这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行业已进入爆发增长期。这也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朱华荣说。

在朱华荣看来,在目前汽车产业中,整车、零部件分工处于非稳定状态,业务的边界也在重构中,有相互渗透的趋势。新能源汽车行业从过去“少电、缺电、贵电”,到今年迅速转换为电池产能过剩。预计到2025年,中国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约为1000至1200GWh,目前行业产能规划已经达到4800GWh,产能严重过剩,产业必将回归理性状态。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曾在2022年11月表示,2023年中国本土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增速很可能会下降,加上动力电池企业新建产能释放,随之电池供应一定会过剩。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此前预计,最晚到2024年,全产业链都将出现产能过剩。

值得注意的是,锂电产业的投资扩产潮今年仍在持续,百亿项目层出不穷。高工锂电近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动力及储能电池开工及签约项目达24起,规划建设年产能超570GWh。

汽车产业或进入“微增长”时代

行业之所以如此担心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问题,与当前增速放缓的终端市场密切相关。

曾庆洪直言,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全面告别高增速的黄金时代,预计未来将是“微增长”的发展趋势。同时,车市“淘汰赛”将加速进行,部分国际品牌和自主品牌将艰难求生存。

朱华荣认为,汽车行业各方势力竞争激烈,行业从原来的传统品牌与新势力品牌竞争,演变为传统自主品牌、传统合资品牌、新势力、信息通信技术企业四方角逐。与此同时,汽车企业盈利性被进一步削弱,目前100余个新能源乘用车品牌中仅有极少数品牌盈利。

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表示:“零部件企业也是一样,未来5至10年是行业竞争的关键期,能不能生存下来就靠各自的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等。”

为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曾庆洪建议,在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延续的利好基础上,出台更多务实有力的落地措施。比如,加大降费减税和金融支持力度,持续优化新能源用车环境。

最新相关

氢能觉醒: 从工业"配角"到能源"主角"

氢燃料电池发电机组稳定运转,加氢站里车辆依次排队,通勤职工乘坐氢能客车笑语盈盈……这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是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立足资源优势、抢抓能源转型机遇,积极...

2025光伏储能的三重革命

9月12日,国家能源局突然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加速推进储能规模化部署;同一天,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能源投资将突破...

未来五年,储能站上"C"位

01“储能的规模化发展,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最重要的标志。” 9月17日-18日举办的2025世界储能大会上,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胡明如此说道,,在电力系统“源网荷储”(电源...

储能行业增长空间打开

储能行业此前一段时间曾被预估需求放缓,但近一段时间,增量政策接连出台,提供政策目标底线,行业需求度又明显回升,这都为储能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01政策支持不减最新出台的增量政策是9...

储能电池生产企业迎"爆单"潮

10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福州马尾的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星云股份”)无尘车间生产线,身着防护服的工人在全力以赴忙生产,保障客户储能电池测试设备订单如期交付。随着国家《...

江苏建成规模化区域储能调峰体系

近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江苏已建成规模化区域储能调峰体系。该体系整合了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抽水蓄能科学调配、新能源汽车接网备用等多形态储能调峰技术,能够有效平抑电网负荷波...

G刻赋能 启源新境

9月28日,国轩高科G刻电池配套长安启源A06纯电轿车正式上市,作为具备6C超快充技术的标杆性动力解决方案,G刻电池以"超快充、长寿命、高安全"为核心优势,助力A06实现充电效率与续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