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各地上马绿氢项目达40多个

全球加速碳中和背景下,氢能作为优良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23年7月9日,记者从三峡集团获悉,中国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纳日松项目)成功产出氢气。

氢能是打破现有能源领域行业板块壁垒、实现不同能源形式之间深度融合的关键媒介,有助于实现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等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

当前,氢能产业逐渐进入发展快车道。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量约3300万吨,但大部分来自化石能源制氢,属于灰氢。通过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电解水制氢得到的绿氢占比较低。如何推动新能源制氢产业发展,日益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未来要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氢。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各地上马绿氢项目达40多个,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等风光资源丰富的地区。

加氢站

纳日松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由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能源)与满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建设。该项目利用采煤回填区建设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约为7.4亿千瓦时,其中20%将直接输送至当地电网,剩余80%用于氢气生产。项目安装15套1000标方每小时的碱水制氢装备,年产氢气约1万吨、副产氧气约8万吨,主要应用于化工和交通领域。

纳日松项目将高效、密切结合太阳能与氢能两大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产出的绿电,将水通过电解装置分解成氢气和氧气,通过探索无污染、零排放的绿电制氢新模式来解决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并网存在的电力电量平衡与消纳问题。

为了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纳日松项目大规模使用万安培级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电源代替传统的晶闸管。这是在全球绿电制氢行业首次大规模使用万安培级IGBT电源作为碱性电解槽整流电源,可以使规模化制氢对电网更加友好,系统综合转化效率更高,对国内制氢电源的技术发展具有引领示范作用。三峡能源技术经济中心副研究员季孟波表示。

纳日松项目成功产氢将为中国绿电制氢规模化、商业化发展积累宝贵经验,助力中国提升氢能制—储—输—用产业链整体水平,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最新相关

LG新能源启动电池技术合作计划

LG新能源启动电池技术合作计划据报道,5月12日,韩国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宣布,将启动一项新计划,以接受拥有创新电池技术的企业的合作提议,旨在通过技术合作推动增长。通过其“开放提议启动&...

中国华能打造超大号地下"充电宝"

中国华能打造超大号地下"充电宝"

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超大号地下"充电宝"江苏常州,茅山春意盎然,千米地下深处,盐穴正悄然"变身"。六年前,华能在此打造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盐穴里的"充电宝"一战...

推动新型储能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目前,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现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系统。储能是解决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和稳定输出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要素。相较于传统...

通渭: 百兆瓦级独立储能电站建成

近日,通渭易恒宸100MW/400MWh独立储能项目施工现场,整齐排列的储能电池舱与智能控制设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工人正在进行场地绿化、硬化、照明设施安装等扫尾工作。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8亿元,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