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电池材料产业如何打破产能过剩隐忧?

产业集群的发展永远是“进行时”,深圳先进电池材料产业目前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龚晓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电池材料产业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走势,未来将会有一大批企业在竞争中“死掉”,需要提高风险意识。

近年来,关于“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的讨论从未停止,这也引发了市场对电池材料产能过剩的担忧。实际上,很多电池材料投产、扩产项目面临着“投产即停产”的困境。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方面,2020年以来扩产的146个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除去51个未到预定投产时间的项目,有33个都未能按期投产,项目延期率33%。负极材料方面,2020年到2023年4月共有181个扩产项目,截至今年6月中旬,已实现投产仅6家,投产占比15%。

在2023年高工锂电材料大会上,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称:“扩产潮持续了三年,导致锂电池产能、材料产能都处于过剩阶段。四大主材方面,到2023年第一季度,产能利用率已经跌了40%-60%不等。”

如何应对电池材料产能过剩的风险,让深圳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稳健发展?或许需要打开新的市场空间,保持需求和产能的平衡。龚晓峰认为,深圳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未来应该“瞄准国际竞争”,进一步走出国门。

据海关统计,2022年深圳市锂离子蓄电池出口566.1亿元,同比增长68.7%,增速较2021年加快19.6个百分点。立足深圳,辐射全球,从“深圳企业”逐渐变成“全球企业”,或将成为深圳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下一个答案”。

而归根结底,无论是想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还是在国外市场攻城略地,都需要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很多业内专家也向记者表示,电池材料产业不缺低端产能,而缺高端产能和优质产品。

如何提升深圳电池材料企业的竞争力?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表示,近年来,深圳一些本土企业在产业国际竞争中面临技术、产业链核心环节的攻关问题。建议加强深圳科技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与深圳基础研究机构和大科学装置的深度合作,围绕“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四新进行专项工业技改和深入研发,增强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同时,要鼓励深圳产业资本和政府引导资金多投、敢投本土优秀企业和潜力企业,着力培养企业快速成长。

最新相关

氢能觉醒: 从工业"配角"到能源"主角"

氢燃料电池发电机组稳定运转,加氢站里车辆依次排队,通勤职工乘坐氢能客车笑语盈盈……这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是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立足资源优势、抢抓能源转型机遇,积极...

2025光伏储能的三重革命

9月12日,国家能源局突然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加速推进储能规模化部署;同一天,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能源投资将突破...

未来五年,储能站上"C"位

01“储能的规模化发展,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最重要的标志。” 9月17日-18日举办的2025世界储能大会上,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胡明如此说道,,在电力系统“源网荷储”(电源...

储能行业增长空间打开

储能行业此前一段时间曾被预估需求放缓,但近一段时间,增量政策接连出台,提供政策目标底线,行业需求度又明显回升,这都为储能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01政策支持不减最新出台的增量政策是9...

储能电池生产企业迎"爆单"潮

10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福州马尾的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星云股份”)无尘车间生产线,身着防护服的工人在全力以赴忙生产,保障客户储能电池测试设备订单如期交付。随着国家《...

江苏建成规模化区域储能调峰体系

近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江苏已建成规模化区域储能调峰体系。该体系整合了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抽水蓄能科学调配、新能源汽车接网备用等多形态储能调峰技术,能够有效平抑电网负荷波...

G刻赋能 启源新境

9月28日,国轩高科G刻电池配套长安启源A06纯电轿车正式上市,作为具备6C超快充技术的标杆性动力解决方案,G刻电池以"超快充、长寿命、高安全"为核心优势,助力A06实现充电效率与续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