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我国首个吉瓦时级新型储能安全监测平台投用

4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吉瓦时级新型储能安全监测平台正式亮相,这标志着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数字化水平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该平台已在广东投入使用,实时监测8座电化学储能站的运行状态。

在我国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驱动下,新型储能作为能源产供储销的重要一环,产业规模化发展持续提速。与抽水蓄能电站不同的是,新型储能产业主要构成的电化学储能站以电池芯为基本单元,单体数量繁多、系统结构复杂,监测其运行状态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我们精准采集了各个电站470多万个测点数据信息,运用‘云端’近1800万个算法进行秒级的大数据分析,帮助运维人员足不出户地掌握储能设备的健康状态,准确率高达97.6%。”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数据资产研究所所长张豪介绍。

为避免多个储能电站同时传输数据时出现“拥堵”,团队重点开展了平台的数据结构优化和算力科学分配,实现数据计算通道与接入电站数量的同步增多,达到平台建设的“吉瓦时级”规模目标。同时,为确保代替线下人工监测的远程数据监测“信得过”,团队进行了上千次的数据分析试验,确保设备缺陷的数据特征能够被精准“捕捉”。

除了具备从源头查找储能设备缺陷的功能外,该平台还能提前15分钟以上预报储能装置燃爆、火灾等事故的发生,给故障处置创造宝贵的“黄金期”。“储能装置热失控的常规预防主要依靠对电气量、气体的感知,而此平台集成了‘声光热力电气’6种手段,多维度综合诊断,让事故防患于未然。”团队成员胡列豪说。

团队总负责人、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副院长陈满透露,2025年底前,该平台将接入我国南方区域85座大小规模各异、位置节点不同的储能电站,规模超过全国新型储能在运装机总量的2%,为储能电站的安全保驾护航。

最新相关

"液态阳光",释放西部能源红利

在甘肃敦煌的广阔沙地上,矗立着一座260米的高塔,它的周围环绕着12000多面定日镜。利用太阳能,这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能够24小时不间断发电。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是西部独有的“能源红利&rdq...

西部绿电利用率迎来"拐点"?

7月2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了全国各地的风光发电利用率数据,西部风光富集区1—5月持续走低,尤其光伏发电利用率除宁夏外均不足90%。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我国可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