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网讯:日前,国网浙江电力系统达成首笔碳资产国际交易。
国网(宁波)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与新加坡公司BITGREEN CARBON asset MANAGEMENT PTE.LTD.签署完成《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I-REC)项目购买协议》,国网(宁波)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以“碳聚合商”身份将61.7万千瓦时光伏发电量形成的碳资产出售给对方,获得收入为人民币6170元。
(来源:微信公众号“浙电e家” ID:sgcc-zdej作者:融媒体中心)
为国网(宁波)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与新加坡公司BITGREEN CARBON asset MANAGEMENT PTE.LTD.签署的《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I-REC)项目购买协议》
新加坡企业将本次购买的碳资产用于自身碳中和的抵消证书
事情是这样的。国网(宁波)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在宁波地区共投资建设了9兆瓦光伏,今年1至2月份,累计发电量为83.2万千瓦时,可抵消二氧化碳排放约574吨。
减排量通过国际绿证机构英国绿色认证有限公司的认证,国网(宁波)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获得了832张国际绿证。其中,617张国际绿证出售给新加坡公司BITGREEN CARBON asset MANAGEMENT PTE.LTD.,用于其碳中和。其余215张国际绿证所代表的碳资产经鄞州银行认证后,获得鄞州银行提供的50万元授信融资服务。
要弄理解以上碳交易,需要明确几个概念。
什么是碳资产?
碳资产是企业实施清洁能源替代、节能改造等减排行为,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流程核证形成的减排量。
什么是碳交易市场?
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通过组建碳交易市场,用市场机制来有效配置资源实现减排是目前各国主流的应对方案。
根据交易形式是否具有强制性,碳排放权交易可分为强制性(或称履约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市场)和自愿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愿市场)。对于控排企业来说,如果企业碳排放量超出政府为其设定的限额,则需要通过碳交易市场购买相应配额,否则将受到处罚。企业也可选择通过技术改造或改善经营等手段减少碳排放,并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节余的配额而获利。
目前,我国将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和民航等八大行业纳入强制市场,通过发放配额强制履约的方式对排放大的行业进行总量控制。目前,全国共有8个地区在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福建。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将落地武汉。
自愿市场是强制市场很好的补充,用户自觉的减排行为形成的碳资产,一方面可用于抵消强制市场控排企业的碳排放量,对强制市场提供一种补充。另一方面可以用于政府、企业、个人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碳中和。可以强化品牌建设、扩大社会效益等非履约目标。
本次案例就是自愿市场用于碳中和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