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长风科技"张发宇: 以智能科技赋能新能源革命
树立行业标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充分展现腾飞的中国经济、崛起的民族品牌和向上的企业家精神。近日,“崛起的民族品牌”专题系列节目对话苏州长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长风科技)总经理张发宇先生,探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在“双碳”战略目标驱动下,全球能源结构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光伏产业从政策驱动迈向市场驱动的关键期,苏州长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
树立行业标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充分展现腾飞的中国经济、崛起的民族品牌和向上的企业家精神。近日,“崛起的民族品牌”专题系列节目对话苏州长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长风科技)总经理张发宇先生,探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在“双碳”战略目标驱动下,全球能源结构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光伏产业从政策驱动迈向市场驱动的关键期,苏州长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
在柴油价格高位震荡与“双碳”政策双重压力下,重卡运营成本飙升已成行业痛点。据测算,传统柴油重卡年均油费超18万元,而频繁更换的铅酸电池年均成本约2000元,双重挤压下司机利润空间持续收窄。八喜龙卡车锂电池以驻车空调场景月省1131元、10年超长寿命减少5次更换成本的硬核经济性,正成为300万重卡车主的“利润倍增器”。一、油电差价实证: 一度电成本仅为柴油的1/6驻车空调场景革命: 八...
近日,安徽龙亢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我县首个光储充一体化示范站,在县人民政府停车场,正式建成投运。站内配备8个快充充电终端、2个V2G充电终端、2个液冷超充充电终端、9个慢充充电终端,可同时满足21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作为我县重点支持的新能源示范项目,全力打造集光伏发电、储能调峰、智能充电,于一体的绿色能源综合体,为全县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树立新标杆。光储充一体化示范站充分发挥了公共停...
日前,河港数联科技投资建设与秦港股份联合运营的秦皇岛港东港区智慧储能系统(一期)项目成功并网,标志着秦皇岛市首个工商业储能电站、河北港口集团首座、冀北电网首套6KV工商业储能项目建成投运,为后续虚拟电厂建设打下基础助力集团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河港数联科技、秦港股份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运营,实现效益共享。电站装机规模3.344MW/6.688MWh,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技术,在用电平、谷时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5日上午9时,金华婺城润煦新能源130MW/26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开工仪式举行。该项目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临乾单元临乾横三路以东、长湖路以南、龙乾北街以西,项目占地约为 35.304 亩。拟建容量为 130MW/260MWh独立储能电站,厂区内配套两栋钢结构厂房建筑,总建筑面积3534.27平方米。储能区域配置26个储能单元,每个单元配置1台5000kVA升压变压器和2个5MWh储能电池舱;本工程共配置5个储能...
24小时之内,海辰储能连续发声。8月4日22时,海辰储能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严正声明,就网络谣言等多项不实信息,逐一回应。而据“储能严究院”报道,8月5日晚间,海辰储能全体员工均收到了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吴祖钰(Jeff)群发的《致全体海辰人的一封信》。吴祖钰在信中表示: “我们必须明确表态: 对恶意编造、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予以强烈谴责,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海辰储能“实打实的硬...
当前,面对高增的储能需求,尤其是在储能电芯“一芯难求”的背景下,锂电企业与系统集成企业合建电芯联合工厂,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会成为个例还是趋势?近日,晶科储能与亿纬锂能官宣了双方联合电芯工厂正式量产,年产能5GWh。▋打破传统“买卖”合作,构建技术共生联系据了解,该工厂于2025年5月完成全链路设备调试,6月产线全面投运,能为晶科储能每年供应5GWh 314Ah储能电芯。亿纬锂能将派驻工...
没想到在关税面前,硬怼懂王的马斯克这回也怂了。。。最近,路透社就爆出了一个消息,说特斯拉和韩国的 LGES( LG 能源解决方案公司)签了一个 43 亿美元的电池肥单,相当于人民币 303.2 亿元。这钱要是给极越或者哪吒,都能让它们原地复活。。。果然特斯拉还是有钱啊。但问题是,这么大一笔订单,特斯拉不给之前一直合作的中国电池企业,为啥给了韩国的 LGES ?根据路透社的说法,特斯拉的真实目的,很可能就是为了在关...
7月31日,湖南能源集团红寺堡区300万千瓦风光新能源基地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在陕建铁建公司承建的储能电站顺利举行并网仪式。红寺堡区110MW/220MWh集中共享储能项目位于宁夏吴忠红寺堡区,作为湘投新能源(宁夏)有限公司在红寺堡区新能源基地300万千瓦光伏复合发电(一期100万千瓦)项目配套储能电站,本项目储能电站拟按照构网型储能配置,储能电站过载能力拟按照3倍,10s考虑。项目建成后,将利用共享储能提高电...
全固态电池领域,资本狂热与技术落地之间的鸿沟,远比市场预期的更严峻!当资本市场的“镁光灯”,聚焦于全固态电池未来万亿级市场蓝图时,实验室里的工程师们,仍在与全固态电池各种技术难题“缠斗”。这种鲜明的对比,折射出电池产业转型升级期的一个典型特征: 资本市场对全固态电池技术的狂热追逐,与制造端面临的工程化难题形成尖锐“对立”。现阶段,这场关于“下一代电池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