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中信证券: 换电元年,十倍空间

3060大背景下,换电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全场景普及的必然形式,是充电的有效补充。我们预计,在政策、资本、自身产品力提升下,2022年有望成为换电行业高速发展的元年,全年有望新增换电站超3000个(截至2021.10行业保有量仅1086个),2025年行业新增有望超1万个,五年十倍+空间。短期,预计相关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均有望受益行业高增长;长期推荐具备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的第三方电池供应商和运营商,如宁德时代、协鑫能科等。

报告缘起:补能新形式,加速电动化。

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352万辆,同比+157.5%,超年初预期。但同时以充电桩为主的补能形式依然存在着充电时长过长、效率过低,对土地、电网要求过高的困难,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全场景普及的重要因素。换电通过直接更换电池的方式进行补能,能与充电模式形成有效场景互补,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复盘:历经十年积淀,行业进入加速期。

在国网等公司推动下,国内换电行业于2007-2012年进入起步阶段,但最终受制于保有量不足、行业技术不成熟、投入过大等因素于2013-2019年进入沉淀期,甚至淡出政策补能文件。2020年开始,政策、资本视角重回换电,换电的产品竞争力(高补能效率、高电池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尤其是tob商业模式)、对电网重建要求较低、对土地基建要求较低等优势逐渐突出,国内换电行业进入加速发力阶段,预计2022年有望成为换电新发展的元年。

空间:五年十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β。

截至2021年10月,国内换电站累计保有量仅1086座,其中蔚来占比一半以上,渗透率较低。行业自2020年以来在资本、主机厂、政策推动下,预计2022年行业销量有望爆发式增长,全年新增换电站数量超3000座(对应设备投资额约90亿元,对应换电行业运营收入约150亿元);预计到2025年行业当年新增有望超过1万座(对应设备投资额约400亿元,对应换电行业运营收入约600亿元),若参照当前主流公司五年规划测算,预计到2025年行业保有量将超过3万座,较2021年增加超30倍,年度新建量增长超过10倍,增速大幅高于2022-2025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销量。

格局:各方加速涌入,长期具备行业整合能力的第三方有望胜出。

目前行业拥有四类参与者:第三方运营商(如协鑫能科、奥动等)、电池供应商(如宁德等)、能源央企(如国家电网等)、整车厂(如吉利、北汽等)。中短期来看,换电设备供应商、运营商等参与者预计都有望受益于行业整体销量的快速提升;展望长期,具备强大行业资源整合能力尤其是在电池标准推动、地方政府资源积累雄厚的第三方企业有望最终胜出,重点如宁德时代生态圈、协鑫能科等。

风险因素:

政策推动低于预期;行业标准化低于预期;换电站建设不及预期等。

投资建议:

在政策、资本重新关注以及换电自身竞争力提升下,国内换电行业发展进入加速期,预期2022是行业加速发展的元年,五年行业销量有望提升十倍以上。重点推荐:1)具备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的第三方电池供应商和运营商,如宁德时代,关注协鑫能科等;2)受益于行业销量快速提升的设备提供商,关注瀚川智能、博众精工、山东威达等。

最新相关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