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新能源汽车"心脏"供应紧张 电池企业"扫货"上游材料

本报记者段楚婷赵毅深圳报道

“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近期,资本市场流传着这样一句调侃,用来反映锂电池板块的涨势。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锂电池板块有23只股票的10日涨幅超20%。

在生产端,2021年上半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超过110GWh,同比增长超过60%,上游原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的产量涨幅均超过130%,行业总产值超过2400亿元。

与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产量同时上涨的还有其价格。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日前分析指出,2020年以来,锂电原材料一直保持高位增长态势,其涨价原因一是需求量不断攀升,下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原材料需求旺盛,刺激价格上扬;二是供应不足,主要锂矿出口国的锂矿生产计划放缓。

原材料供需不匹配反映在企业层面,当汽车企业在近期传出“电池荒”的消息,电池企业则向上游原材料企业抛出“橄榄枝”,建立长期供应关系,进一步“绑定”原材料供应商。

签长单缓解供应“焦虑”

资料显示,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放电过程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往返的嵌入和脱嵌来完成,而电解液则在电池正负极之间起传导输送能量的作用。在电解液中,锂盐是锂离子的提供者,六氟磷酸锂则是目前最常见的锂盐。

作为电解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六氟磷酸锂价格从今年年初至今一路上涨。百川盈孚电解液行业分析师滕红玲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六氟磷酸锂现在的市场报价在42万元/吨~43万元/吨,个别订单已突破45万元/吨,而之前低谷时的每吨价格是个位数。这样的涨价导致下游成本快速上升,很多电解液企业甚至是电池企业都通过签长单来降低成本。”

记者注意到,近期已有多个电池厂商以签长单的形式来“绑定”上游的电解液供应商和六氟磷酸锂供应商。

7月23日,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002709.SZ,以下简称“天赐材料“)发布公告称,子公司与LG新能源签订协议,约定在2021年下半年~2023年底,LG新能源向天赐材料方面采购预计总数量为5.5万吨的电解液产品。据悉,LG新能源为LG化学分拆汽车电池业务后成立的新公司。

在此之前,天赐材料子公司还在今年5月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SZ,以下简称“宁德时代”)签订了《物料供货框架协议》,约定自协议生效之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天赐材料方面向宁德时代供应预计六氟磷酸锂使用量为1.5万吨的对应数量电解液产品。

不仅LG新能源、宁德时代提前出手,深圳市比亚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比亚迪”)也在近期与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002759.SZ,以下简称“天际股份”)全资子公司就长期供应六氟磷酸锂事宜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2021年7月~2022年12月,天际股份方面将向深圳比亚迪供应六氟磷酸锂不少于3500吨,2023年供应3600吨~7800吨,具体可供产能双方将于2022年12月再行协商。

对此,真锂研究总裁墨柯分析指出,“签长单对双方而言都是一种保障,即使电解液供应紧缺,电解液供应商也要保证合作的电池企业优先拿到原材料,而电解液供应商在扩充产能时获得电池企业的投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随着电解液等锂离子电池原材料的需求旺盛,天际股份、天赐材料等企业也纷纷扩充产能。2021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天际股份年设计产能为8160吨,上半年产能利用率为103%。

在7月29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天际股份透露,“公司最近与常熟市新华化工有限公司合作扩建1万吨六氟磷酸锂产能,产能扩建速度较快,新产能将在2022年一季度完成建设,2022年二季度进入试生产阶段。新增的1万吨产能基本被几家大的电解液厂家锁定。”

另一边,天赐材料也在今年6月连发多条公告,拟投资建设年产15.2万吨锂电新材料项目、年产6.2万吨电解质基础材料项目以及年产30万吨磷酸铁项目(一期)。其中,年产15.2万吨锂电新材料项目产品包含年产15万吨液体六氟磷酸锂及年产2000吨二氟磷酸锂两个产品。

滕红玲告诉记者,“在原材料不紧缺的状态下,新增企业进入电解液行业的技术壁垒相对低,因为电解液的工艺相对简单。但由于原材料紧缺且价格上涨,今年扩产的电解液企业主要还是集中在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它们大多垂直一体化,原材料供应比小企业充足。”

需求旺盛拉高业绩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据研究机构梳理,2021年上半年骨干企业公布锂离子电池产业链投资项目近百个,总投资金额超过4900亿元,其中电池和四大材料投资额分别超过3100亿元、1800亿元。

2021年上半年,20余家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企业申请上市,融资总规模近240亿元。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加快建立,国内龙头企业在海外重点地区投资建厂,国际资本及企业通过参股、长单等形式与国内企业加强合作。

近期,电解液出货量在国内企业中名列前茅的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37.SZ,以下简称“新宙邦”)便发布公告称,拟以全资孙公司为实施主体,在荷兰穆尔戴克投资建设荷兰新宙邦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材料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

除了在海外地区投资建设电解液项目,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企业也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业绩增长。新宙邦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度报告显示,其电池化学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200.86%。

2021年上半年,天际股份锂电材料(六氟磷酸锂)的销售额为6.16亿元,在公司总销售额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1.79%。天际股份还在报告中提到,公司满负荷生产,六氟磷酸锂销量同比增长189.78%,产量同比增长172.64%。

暂时未发布今年上半年报告的天赐材料则在今年一季度取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7.47%,至15.62亿元。其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今年一季度锂离子电池材料电解液产品销量增长。

不过,记者注意到,新宙邦在半年度报告中提到,“今年上半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上游原材料(溶剂、六氟磷酸锂、添加剂)价格已大幅上涨,对公司的生产预算及成本控制以及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与之对应的是,新宙邦的电池化学品业务虽然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长超2倍,但其毛利率却下降1.59%。

滕红玲向记者预测,短期内电解液的价格仍将处于高位,原材料尤其是VC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预计到明年上半年都是紧缺状态。她进一步解释道,“虽然VC添加剂的厂家现在也在扩产,但生产VC添加剂、六氟磷酸锂需要通过难度较高的环评,生产设备也相对复杂,扩产周期较长,预计明年上半年市场供应依旧紧缺。”

关于电解液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如何与长单客户调整供货价格等问题,记者也分别致函天赐材料、天际股份和新宙邦,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最新相关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