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两会氢视角|[中国石化董事长专访]加速打造低碳竞争力,建设中国第一氢能公司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石油石化行业如何在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对石油化工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去年秋冬以来海外天然气价格飙升,对国内市场的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影响几何?如何建设中国第一氢能公司?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氢能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对上述问题逐一回应。

马永生表示,作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能耗“双控”势在必行。中国石化正主动拥抱绿色变革,以碳的“净零”排放为终极目标,加速打造低碳竞争力。在全方位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的基础上,中国石化大力推进传统能源低碳转型,把新能源业务摆在更加的突出位置,规划到2025年,累计建成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混合站、5000座充换电站、7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新增中深层地热供暖面积5000万平方米,新能源供给能力达到1000万吨标煤。

中国石化是目前在氢能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应用等方面布局较为积极的能源央企。马永生表示,中国石化力争在“十四五”末,建成中国第一氢能公司,年减排二氧化碳达到1000万吨以上。公司将持续加大绿色氢能业务投资力度,正在布局一批绿氢炼化示范项目。

以下为澎湃新闻采访实录,原文略有删减:

以“净零”排放为终极目标,

加速打造低碳竞争力

澎湃新闻:“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给石油石化行业带来的挑战大于机遇。如何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满足经济社会对石油化工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如何平衡两者关系?

马永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能耗“双控”势在必行。中国石化正积极顺应时代潮流,主动拥抱绿色变革,以碳的“净零”排放为终极目标,加速打造低碳竞争力。

中国石化将统筹好发展和转型的双重任务,扎实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更好地引领带动能源化工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一是在全方位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传统能源低碳转型,坚决当好国内油气增储上产的推动者、洁净能源供应的引领者、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参与者。

二是不断增强绿色能源供给能力,把新能源业务摆在更加的突出位置,规划到2025年,累计建成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混合站、5000座充换电站、7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新增中深层地热供暖面积5000万平方米,新能源供给能力达到1000万吨标煤,努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安全、更洁净、更多元的能源保障。

三是加快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确保碳排放水平达到行业领先。

四是深入推进碳减排与利用,积极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即CCUS)业务。

五是持续提升碳资产管理水平,探索建立碳交易集中管理机制,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探索开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持续加大绿色氢能业务投资力度

澎湃新闻:在不久前闭幕的北京冬奥会上,氢燃料火炬、氢燃料电池汽车十分瞩目,为全世界展示了氢能的应用场景。但业内认为,氢能距离商业化应用还有很远的距离。中国石化是国内最大的氢气生产企业,在提高氢能经济性方面,有哪些布局和探索?

马永生: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上,中国石化充分发挥其科技创新实力,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我们研发并量产的冬奥火炬“飞扬”,外壳是采用了上海石化的碳纤维、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成的,并且我们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冬奥火炬的量产任务。此外,中国石化的氢能作为燃料点燃了国家体育场“鸟巢”主火炬。不仅绿色环保,还保证了火炬在冬季低温环境中的燃烧效果,真正实现奥林匹克精神与“绿色”“环保”进一步结合。

作为能源行业重要参与者,中国石化将氢能作为公司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努力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中国石化有着丰富的氢气生产和利用经验,在氢能产业链涉及的关键材料和基本化学品方面也具有优势,同时公司拥有三万座加油站,具有发展氢能业务的网络优势。这些都为公司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提供了基础,也为公司引领氢能行业发展、进一步解决氢能经济性不高等瓶颈问题提供了“底气”。

“十四五”时期,中国石化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布局氢能发展。一是规划建设加氢站(油氢合建站)1000座,加氢服务能力达到20万吨/年。二是聚焦氢能交通领域和绿氢炼化领域,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规划累计绿氢产量超百万吨。三是在氢能交通领域,打造全国最大规模的氢气制备、储运及加注网络;在绿氢炼化领域,促进炼化企业转型脱碳,实现炼化行业绿氢利用规模全国最大。

比如,2021年,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启动建设,这是全球在建的最大光伏绿氢生产项目,也是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投产后年产绿氢可达2万吨。最终,力争在“十四五”末,建成中国第一氢能公司,年减排二氧化碳达到1000万吨以上。

澎湃新闻:去年11月,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启动建设。氢能是中国石化新能源业务主攻方向,下一步,是否有更多批量化的绿氢项目建设计划?

马永生: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是全球在建的最大光伏绿氢生产项目,项目预计2023年6月建成投产,生产的绿氢将供应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替代现有天然气化石能源制氢。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将为当地GDP年均贡献1.3亿元、创造税收1800余万元。

目前,除了在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之外,中国石化正全面推进氢能业务发展。中国石化将持续加大绿色氢能业务投资力度,正在布局一批绿氢炼化示范项目,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石化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澎湃新闻:中国石化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革命?

马永生: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和国家大力支持的发展方向,中国石化也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编制了应对新能源汽车专项规划,在谋划好现有产业调整转型的同时,从能源供应和服务、相关材料研发生产等方面积极介入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

充电站建设方面,借助加油站网络布局优势,推进与电力企业、充电运营企业的合作,截止2021年底,已建成充电站1212座、换电站83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1048座。加氢站建设方面,随着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的逐步公布,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规模也在快速发展,中国石化已建成加氢站74座。

最新相关

让汽车与服务双下乡

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必须根据农村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加快构建更加符合乡村特点、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生态两年前,记者在河南虞城县驻村锻炼,一个直观感受是村里的新能源汽车多了起来。可以领补...

百年煤企"氢"装上阵

近日,记者在焦作煤业(集团)开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看到,国内首个2MW级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示范项目高效运转。“这个项目是首次以工业副产品氢为能源的综合利用尝试,去年才试运行成功。&rdqu...

安徽长丰: 能源焕新,向绿而行

6月中旬,不到中午,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气温上升至33℃。皖丰长能公司陶楼“光伏+智慧农业”示范园负责人黄成茁很享受此刻的温度和光照,这意味着依靠光伏发电,光伏项目又能获得一笔可...

天诚氢能: 点绿成金 氢能赋能产业变革

在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资兴市,东江湖的万顷碧波不仅滋养着湘南大地,更悄然孕育着一场以氢能为引领的绿色变革。湖南天诚氢能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