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氢"装上阵 捷氢科技突破风电制绿氢关键技术

编者按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高位推动下,内蒙古以“起跑就领先”的魄力,按下科技“突围”快进键,锚定稀土、储能、氢能、乳业、空天计量等战略领域,以“非常之举”在重点点位上精准落子,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与“最大增量”。

这里既有“工业维生素”稀土的“精密蜕变”,也有绿电储能的“绿色革命”,更有空天技术的“高度突破”……每一个点位“突围”都在寻找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解”。为此,我们特开设“突围进行时”专栏,将目光对准这些滚烫的创新现场,记录“卡脖子”技术突破的艰辛,见证新质生产力破茧的喜悦,倾听科研人员勇立潮头的心声,共同书写北疆大地向新质生产力进军的生动篇章。

走进PEM电解水制氢设备研发车间,工程师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调试。这台设备核心是一张薄如蝉翼的膜电极,它能在宽功率波动下高效工作,以适应风电的波动性进行柔性制氢。目前,该技术已进入工程化示范阶段,未来将为燃料电池重卡提供低成本绿氢,助力内蒙古实现“双碳”目标。

2024年,由内蒙古捷氢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山东赛克赛斯氢能源有限公司、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等顶尖团队,共同实施科技“突围”工程氢能点位专项“宽功率波动适应性百千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备的开发及工程化示范应用项目”,攻克PEM电解水制氢“卡脖子”难题。

为什么“绿氢”如此重要?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氢能成为实现碳中和关键路径。然而,传统电解水制氢技术成本高、效率低,难以匹配风电、光伏波动性。PEM技术虽具有效率高、响应快等优势,却因核心材料依赖贵金属铱、质子交换膜依赖进口而难以大规模推广。

“我们要用自主技术打破国外垄断,让绿氢真正‘用得起’。”项目负责人王昊介绍,团队从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电解槽设计三大方向同步攻关。在实验室,新型低铱合金纳米团簇表现惊艳——铱载量仅为0.3 mg cm-2,却能在2A cm-2超大电流密度下稳定工作3000小时,发展多级釜串联工艺,实现低铱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粒径及形貌可控,实现百克级量产;研究团队通过构筑复合“三明治结构”,开发了具有支博层结构的改性全氟磺酸薄型膜质子传导率突破0.2 S/cm,性能媲美国际顶尖产品;在多孔传输层方面,通过钛毡耦合直通孔,并结合表面镀层工艺,极大地强化了水氧传质过程,在2A cm-2的电压较传统传输层降低了0.08V;最终集成宽功率波动适应性的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备。

首台兆瓦级PEM电解槽即将下线,将与鄂尔多斯市绿动能源发展集团、鄂尔多斯市亿鼎弘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制储加一体站”,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高效消纳,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多渠道利用,为氢能产业链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广泛运用和碳减排进程。

“科技‘突围’没有捷径,只有产学研拧成一股绳。”项目负责人王昊说。目前,团队已发表高水平论文4篇,培养氢能领域人才10名。未来,这项技术还将拓展至化工、冶金等领域,为内蒙古打造“氢能走廊”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的顺利推进,为内蒙古能源转型提供切实可行技术路径,也为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制氢积累宝贵经验。随着氢能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绿氢有望成为连接风电、光伏与工业脱碳重要纽带,推动能源体系向更高效、更低碳方向稳步前进。

最新相关

让汽车与服务双下乡

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必须根据农村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加快构建更加符合乡村特点、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生态两年前,记者在河南虞城县驻村锻炼,一个直观感受是村里的新能源汽车多了起来。可以领补...

百年煤企"氢"装上阵

近日,记者在焦作煤业(集团)开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看到,国内首个2MW级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示范项目高效运转。“这个项目是首次以工业副产品氢为能源的综合利用尝试,去年才试运行成功。&rdqu...

安徽长丰: 能源焕新,向绿而行

6月中旬,不到中午,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气温上升至33℃。皖丰长能公司陶楼“光伏+智慧农业”示范园负责人黄成茁很享受此刻的温度和光照,这意味着依靠光伏发电,光伏项目又能获得一笔可...

天诚氢能: 点绿成金 氢能赋能产业变革

在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资兴市,东江湖的万顷碧波不仅滋养着湘南大地,更悄然孕育着一场以氢能为引领的绿色变革。湖南天诚氢能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