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碳中和、碳达峰"成为加速中国能源变革催化剂

2021年作为新冠疫情多变之后的全新开启之年,面临着社会经济增长、产业全面复苏、技术创新应用的多方重任,同样作为中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必将转向新的经济发展方向。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构筑的数字化经济生态将承担中国新的发展重任,以“大云物智移链”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将逐渐释新的价值活力。

能源电力作为保障日常民生的重要基础资源,是经济创新和文明进步的催化剂,能源革命的持续发展改变了全球能源供给结构,并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发展进程。中国在“碳中和”行动蓝图规划下,奠定了未来绿色能源和可持续能源发展的主基调,从而进一步加速了中国能源从粗放、低效向节约、高效方向转变,这不仅对中国能源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样对中国能源电力体制亦是重大挑战。

基于对能源电力领域的洞察和深入研究,亿欧智库发布报告《2021能源电力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从发展现状、数字化驱动力、创新应用、数字化转型方向、数字化展望及建议五大部分,对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全面解析,并通过亿欧智库对数字化的研究理解,向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以供行业参考。

一、“碳中和、碳达峰”成为加速中国能源变革催化剂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0月,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目标包括制订新标准和新规定,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气候投融资领域,深化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主要发展目标,其中明确提出形成广泛的绿色生活方式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因此在能源电力方面,清洁绿色能源未来将会成为主要发展趋势。

二、新基建下的能源“不可能三角”问题将愈发显现直观

2021年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在“新基建”的推动下将会产生新的价值机遇,无论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对能源电力的需求都将持续增加,且更加可持续化和精准化,与此同时能源供需结构优化、创新供给技术应用都给能源电力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在能源层面,能源“不可能三角”指的是无法找到一个能源系统同时满足长期供给(可持续)、清洁化(绿色性)、低价维持(可负担性)三个条件,而在碳中和的推动下,能源变革将更加直观面临以上问题。

亿欧智库根据电力企业经营变化数据整理发现,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进入新痛点期,行业整体营收增速逐渐放缓,营业成本居高不下且利润持续降低,对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了较大挑战。

营收增速:营收增速2018年以来持续下降,2020年受疫情影响,预计整体增速将明显放缓,市场竞争显性加剧;

营业成本:营业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经营效率面临较大压力,管理模式及发展模式亟需改善;

营业利润:电力行业营业利润2015年后出现明显下滑,单一化服务在市场竞争加剧下对企业利润影响较大,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行业下阶段共同寻找方向。

三、内部数字化变革有望推动电力企业进入全新效率提升周期

能源电力是较早开展内部信息化提升的领域之一,国家电网早在2010年左右便完成了内部基础信息化建设,并深化ERP等系统应用,2015年左右搭建企业级的大数据平台,随后不断加大信息化投资和管理体制变革,其内部劳动生产率随着不同阶段的管理变革,增速变化明显。

未来,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电力转型的大背景下,电力领域企业内部管理效率提升需更多依靠数字化手段,通过搭建企业数字化平台,在信息化基础上挖掘数据价值,从而推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的转型提升。

四、服务模式创新依托数字化升级

能源即服务(EaaS)作为新的能源服务模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能源产业链参与者的上下游关系,使得分布式能源在消费方式和消费体验上不断改变提升,而数字化则成为能源即服务(EaaS)的重要依托,通过数字化驱动,促进服务模式创新发展。

数字化技术为能源服务升级提供了有效支撑,依托互联网生态和数字化技术不断丰富的综合能源服务生态成为能源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考验,除满足最终客户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外,还应在能源系统效率、边际用能成本上不断优化,拓宽能源服务主体边界,构建新型服务生态经济圈,发挥数字化服务转型后的商业价值。

五、能源电力数字化市场规模迎来全面增长

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纷纷在数字化转型方向加大投资,建设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建立以企业大数据中心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人工智能平台等,把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作为重点方向,同时将加大数字化设备采购和服务创新。

亿欧智库根据公开数据统计测算,受数字化技术推广及电力企业数字化服务开展影响,2020年中国能源电力数字化市场规模达到2213亿元,其中电力数字化服务市场占比约为82%,涉及智能电网、自动化控制、巡检运维、灵活性服务、能源管理系统等;能源电力数字化升级约占18%,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改造。

未来受电网“十四五”投资影响,预计到2025年,中国能源电力领域数字化市场规模增长至约37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8%。

亿欧智库认为随着可在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以分布式、储能等为代表的新兴能源技术及基础设施将快速发展,而且基于新的数字化技术也将提供全新的商业化服务,此时综合能源生态服务需要兼顾传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特性,通过搭建数据开放平台、数字服务平台、数字经济平台,实现能源价值的深耕挖掘,朝着绿色能源的发展路径创新商业模式,促进跨界生态合作并提升用户体验。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下载完整版报告:《2021能源电力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本报告分析师具体沟通,也欢迎分享您的观点及建议。亿欧EqualOcean期待您的参与。

作者:刘玉豪

最新相关

蓝昆氢能在全国首创零储能离网制氢

无需储能加持,仅靠光电就能安全制氢!5月11日,山东日照蓝昆氢能零储能离网制氢成功运行。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仅辅助系统需少量储能(3kWh)维持断电后的安全停机操作,在绿电纯离网...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