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抽水蓄能电站如何才能真正做到BIM设计

国内做蓄能的几大设计院基本都是BIM设计和出图,09年就有设计院开始实现,目前已经有较多抽蓄电站开始着手做数字化电站,就是数字孪生电站,但从目前投产电站的实际效果来看,很难达到理想效果。为什么BIM看似如此之多的优势摆在设计院面前,而且走过这些年,却很少有设计院能够实现真正的抽蓄电站BIM设计呢?

理想的BIM设计应该是这样一种模式:设计院内各专业(建筑、结构、机电、工艺专业)均在同一个模型上面协同工作,由建筑专业创建建筑模型,其它各专业在建筑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信息深化,进行各自的专业设计。设计结束后,向业主提供完整的、包含全专业设计内容的综合模型。这个模型里已经实现了可视化设计、协同设计、性能化分析、以及管线综合的相关内容。业主根据设计院提供的BIM模型,向施工及运维方向去延伸,以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BIM能力。

在CAD时代,建筑设计各个专业基本上是单打独斗的,很多设计院连二维CAD的协同设计都没有实现,企业没有一个统一的图层管理模板。在这样一个现状下,想实现BIM设计,就等于说要连续迈两道门槛,即单打独斗-协同工作-三维设计这两道坎。这样的一种跃进,对于我国设计院现有的工作模式来说,会是什么样一种挑战,不言而喻。而在迈坎的时候,是要求各个专业同时进步的,任何一个专业没有跟上,都会造成短板效应,拖垮整个团队。可见,BIM的协同性,是个双刃剑。这时需要设计企业的管理者对于技术升级有个持续的长期的投入,并且要有强势的管理目标。

根据我们的经验,采用BIM设计,各个专业的工作量相对于二维的CAD设计,有以下变化:

建筑:建模过程中,与二维CAD相比,工作量有较大增加,但在建模完成后,生成剖面图及立面图以及在门窗表统计等工作上的工作量会大大节约。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设计院中,建筑专业REVIT的使用率相对其它专业较高的实现情况。

结构:目前BIM在实现国内结构平法出图方面,支持得还不好。而如果要求把结构梁、板、柱内均建立钢筋模型,那么工作量会比CAD两维画图极大增加。

工艺及设备:与二维相比,BIM设计工作量也会极大增加,这主要体现在管线综合方面。因为在现有的体系中,设备专业的分配比例是基于二维设计来确定的。这时,室内管线综合的工作,是不完全的。在很大程度上,管线综合由施工企业现场进行深化。而在BIM设计中,管线综合工作需要在设计文件中得以全部实现。工作量会极大增加。

目前虽已实现三维设计,但这些成果并未流转至电站安装/运维/检修阶段,没有发挥其效能,应该通过数字化移交,实现3D下电站。通过三维设计,为电站数字化提供源头,实现信息“源到端”直连从根本上确保信息正确;通过PMI,将几何形状表达与技术信息表达合为一体,彻底抛弃二维图纸,提高信息获取效率;以工程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为基础,创建维修BOM,根本上确保维修物料清单完备,维修思路清晰;数字化移交为电站数字化提供唯一数据源,是一切后续开发的起点及基础,它不是简单资料拷贝,必须深入电站工作流程及信息系统,实现私人定制。

一、实现3D下电站:技术信息,工艺信息、设备管理信息三维可视并集成,实现信息源到端的直连,彻底把人从“传话模式”中解放出来;

二、通过基于模型的作业指导书(Model Based Work Instruction,简称MBI),实现“操作及正确,提高维护质量,降低维护成本;三、通过基于MBD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实现电站运营的数字化升级。

总之一句话,BIM设计,不光是设计人员的事,而是一件需要工程设计人员与IT支持人员共同来完成的系统工程。科学到最后是需要人文去浇灌的,你知道的越多你不知道的边界就越大,最后你要升维,从二维提高到更高一点高度,你就看到你的边界了,这个提高就是人文文化,境界的提高。不单只是技术能提高的。

原文标题:抽水蓄能电站如何才能真正做到BIM设计

最新相关

破解新能源车续航痛点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2026—202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2026年、2027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提升至4...

全球氢能产业正迎来投资热潮

氢能理事会(Hydrogen Council)与麦肯锡公司近日联合发布的《全球氢能发展报告》显示,全球氢能产业正迎来投资热潮,行业成熟度同步提升。报告数据显示,当前,全球已通过最终投资决议(FID)、在建...

地上铁十年: 破局而立,再启新程!

地上铁十年: 破局而立,再启新程!

引言: 当新能源物流行业步入产业周期迭代的深水区,政策红利也逐步转向价值创造转型的关键窗口期,地上铁2025届创连大会,已然成为行业资源聚合与认知升级的重要坐标。近年来,新能源物流行业正经...

千亿光伏"出货王",双线鏖战

进入下半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王”晶科能源,在储能赛道上加速明显。10月30日,它接连释放两个消息: 一是宣布与Aggreko签署250MWh(兆瓦时)储能项目合作意向书;二是明确将为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