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华盛锂电冲刺科创板科创之路,拟募资7亿胜算几何?

引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浪潮下,大批锂电企业争相上市,欲逐鹿资本市场。6月30日,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盛锂电”)申请科创板上市已获受理。华泰联合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拟募资7亿元。

根据资料显示,华盛锂电创立于1997年,是一家专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主要有电子化学品及特殊有机硅两大系列。公司产品主要有电子化学品及特殊有机硅两大系列,已高度覆盖中国国内市场,同时出口日本、韩国、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在电子化学品领域,公司是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市场领先的供应商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两轮车、电动工具、UPS电源、移动基站电源、光伏电站、3C产品等领域。

新能源行业加速带动锂电池市场迅速扩大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在传统领域主要应用于数码产品,在新兴领域主要用于动力电池储能领域。

中国拥有丰富的锂资源和完善的锂电池产业链,以及庞大的基础人才储备,使中国大陆在锂电池及其材料产业发展方面,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地区,并且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材料和电池生产基地。

今年1月份,华盛锂电表示,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公司现有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产量已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订单需求。基于公司现有技术水平,结合产品市场发展前景,拟建设年产6000吨碳酸亚乙烯酯、30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同时配套建设技术中心项目。

此外,电解液添加剂由于往往需要与电解液配套定制且项目建设周期较长,企业扩产较为谨慎,尽管其他公司如华一、瀚康、永太科技、天赐材料等也披露了扩产计划,但今年内增量产能不会太多。

随着供应不断吃紧,VC价格自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明显、持续上涨,目前市场价格已经达到27万元/吨,较去年均价15-16万元上涨68%-80%,预计较早储备VC等添加剂产品与产能的企业,有望获得超额回报。

财务数据方面,华盛锂电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3.69亿元、4.23亿元、4.45亿元;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6095.19万元、7608.34万元、7736.62万元。目前来看,电解液添加剂领域毛利率可观。随着同行业竞争加速、格局分化,有技术、产品储备的公司将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后补贴时代来临风险与机遇并存

(一)因无法满足趋严的环保政策导致的限产、停产或处罚风险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保管理力度不断加大,相关部门可能颁布和采用更高的环保标准。若公司在环保政策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达到相应的要求,则有可能被限产、停产或面临受到环保处罚的风险。

2018年,公司子公司泰兴华盛曾因存在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行为和不正常运行固废焚烧炉废气污染防治设施的行为受到泰州市环境保护局作出的两次行政处罚。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变化导致的业绩下滑风险

自2010年国务院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多部委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规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法规、政策,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但是受补贴退坡政策影响,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下降,进入2020年以来,补贴退坡政策影响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使得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下滑。

随着政府补贴退坡、锂电产业链上下游竞争加剧、产能过剩等压力下,锂电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通过上市寻求资本市场融资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手段,同时也是企业壮大的必然选择。

(三)募投项目用地尚未落实的风险

根据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华盛锂电此次拟公开发行股票2800万股,且不低于发行后股本总额的25%;拟募投7亿元募集资金,募投项目拟在张家港市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实施。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华盛锂电尚未取得上述募投用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总结:

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迭代,新型技术路径如氢燃料电池、固态锂电池等可能对现有的液态锂离子电池产生冲击,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以资本驱动实现技术进步或转型,成为必然选择。

最新相关

蓝昆氢能在全国首创零储能离网制氢

无需储能加持,仅靠光电就能安全制氢!5月11日,山东日照蓝昆氢能零储能离网制氢成功运行。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仅辅助系统需少量储能(3kWh)维持断电后的安全停机操作,在绿电纯离网...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