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洞察2022: 中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企业梯度排行、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动力电池PACK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动力电池PACK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宁德时代(300750)、国轩高科(002074)、比亚迪(002594)和长城汽车(601633)等

本文核心数据:动力电池PACK行业区域竞争、竞争格局

1、动力电池PACK行业区域竞争

中国动力电池PACK企业分布较为分散,在华南、华东、华北、华中等地区均有分布。目前华东地区的企业最多,主要原因是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件,按照车厂的“零库存”管理办法,电池厂需围绕车企建厂,以便快速地客户响应。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东等省市,是中国汽车的制造核心地带,该区域的主要车企有上汽集团、上海申沃、苏州金龙、南京金龙、安凯客车、厦门金龙、厦门金、东南汽车、江淮、奇瑞、吉利、康迪、众泰、江铃、山东沂星等车企。

2、中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竞争梯队

从目前中国动力电池PACK竞争厂商营收来看,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生产、整车制造企业具有较高的营收规模,特别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有着极高的规模优势,高营收能够确保企业在从向一体化上具备更强的布局能力,动力电池PACK也将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从竞争梯队来看,第三方PACK厂商大多聚集于第二和第三梯队,其中欣旺达在第三方PACK厂商中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

3、中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竞争力分析

中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中,具备一定规模优势的厂商在市场竞争力和研发实力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其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作为行业领导者,在两项实力上都相较于其他厂商拉开了一定差距,在市场竞争力中,第三方动力电池PACK头部厂商在技术研发实力中有一定深耕行业的红利优势,借此相较于其他电池、整车制造厂商有着一定的优势地位。

4、中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竞争主体

目前,汽车公司、电池公司和第三方PACK公司鼎足之势的竞争格局已经打破。一方面,随着补贴的消退,大多数汽车企业选择投资或建设自己的PACK工厂来降低成本,包括比亚迪、长安汽车、JAC、长城汽车、威马汽车、吉利、蔚来汽车、上汽等;另外,电池公司也在侵蚀第三方PACK公司的市场。从装机容量来看,电力电池公司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使得第三方PACK公司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不同市场参与者市场格局如下

不同的竞争主体在市场、经济的规模性、技术等方面各有优势,在产业的成长阶段均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从生产企业的成立日期来看,根据企查猫提供的数据, 2018-2020年提供中国动力电池PACK工艺服务的企业成立厂家最多,全国经营范围中包含动力电池PACK的企业共有8676家,超过70%的生产企业是在2017年及以后成立的,其中2019年新成立1462家,为近年来之最。从侧面可以看出行业目前也处于激烈的竞争阶段,但是受到行业特征的影响,预计新能源企业大厂和电池生产企业将会成为动力电池PACK行业中的龙头企业,第三方PACK企业将会被逐步合并或淘汰,2022年1-5月,只有13家注册企业也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5、中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企业布局及竞争力评价

在动力电池PACK行业上市企业的业务布局以及竞争力评价方面,广州阿道夫和霸王集团在中国本土厂商中具有一定程度的规模优势,其中霸王集团品牌效应经过多年沉淀,有广泛的知名度,广州阿道夫几年来成为了中级高端动力电池PACK产品的厂商,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注:企业业务竞争力满分为5颗星,☆为半星

6、中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通过行业五力模型分析,我们可以认清行业竞争的情形,以便为决策提供更可靠的参考。其中,4代表最强,0代表最弱。综合来看,我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替代品威胁较小,下游购买者议价能力较强,现有竞争者较多,具有一定的潜在进入者威胁。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原文标题:【行业深度】洞察2022:中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最新相关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

连云港市首个商用加氢站运营

近日,市能源集团板桥加氢站正式启动运营,标志着我市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作为全市首个商用加氢站,项目将助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绿色转型,为“双碳”目...

成都最大氢源供给地预计8月建成

记者4月27日从青白江区获悉,该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的合成氨放空气环保治理氢能项目(简称“合成氨氢能项目”)已启动建设,预计今年8月建成。按照远期规划,投用后氢气最大产能可达3...

布局氢能!百亿化工巨头新突破

4月18日,阳煤化工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108.95亿元,同比下降20.01%;归母净利润亏损6.81亿元,相比2023年亏损13.66亿元大幅减亏6.85亿元。对于营收下滑的原因,阳煤化工表示,受市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