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疯狂"内卷"的光伏业融资潮

行业“内卷”使得众多光伏企业在融资的路上停不下来。

受益于国内积极的政策环境,我国光伏行业确实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新增装机、累计装机在全球遥遥领先。而踏上“高速快车道”的光伏企业们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数据显示,3月1日以来,已经11家企业相继发布了募资或拟募资公告,金额约为338亿元。

不间断的融资、扩产正在成为光伏企业壮大自身发展的首选方案。换个角度看,未来光伏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或不可避免。

光伏公司融资潮停不下来

光伏产业是国家新型战略产业之一,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下,全国光伏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光伏产业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新增装机、累计装机在世界遥遥领先。

光伏行业协会(CPIA)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吉瓦,同比增长59.3%;全球光伏新增装机230吉瓦,同比增长35.3%。制造端国内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为83万吨、357GW、318GW、289GW,增速均在55%以上,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

受益于“双碳”目标的动,光伏概念持续受到市场热捧,A股光伏公司再融资始终位居市场前列。2月24日晚间,晶澳科技公布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89.6亿元;2月13日,天合光能(688599.SH)的“天23转债”于开启申购。本次可转债发行将实现募资88.65亿元。这仅是A股光伏公司再融资的一角,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1日以来,已经有包括晶澳科技、上机数控等公司在内的11家企业相继发布了募资或拟募资公告,金额约为338亿元。

此外,光伏行业的投融资市场同样表现活跃。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现状深度分析发展战略评估报告(2023-2030年)》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行业发生15起投融资事件,投资金额最高为高景太阳能收到的B轮投资,金额高达25.15亿人民币。

光伏属于较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通过融资进行扩产,实现利润规模提升之后,再融资扩产…。行业特点决定光伏企业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助力。光伏公司再融资异常火爆一个原因是市场对行业发展的乐观预期。有分析认为,2023年我国光伏行业新增装机、发电量均可能大幅增长,再度创出历史新高。

融资潮背后原因:扩产能“卷死”对手

光伏公司积极融资也反映出一个事实,“卷者为王”。对光伏企业而言,不间断融资,扩产为的是实现更低成本规模化生产光伏产品,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壮大自己,“卷死”对手。

当前,光伏行业已经开启新一轮的大规模新产能投放,集中在多晶硅、大尺寸硅片、电池及组件方面。参与其中的企业既有隆基、通威、天合、晶澳、晶科等这样的光伏龙头,也有横店东磁、一道新能这样的行业新贵,还包括不少跨界企业。

2023年龙头企业一体化产能建设项目纷纷提上日程。例如,2月4日,晶澳科技惠山年产500台单晶炉项目、惠山年产100吨浆料项目签约江苏无锡。通威25GW组件项目在江苏盐城开工建设。3月22日晚间晶澳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建设鄂尔多斯高新区年产20GW硅片、30GW电池项目,预计投资额128.42亿元。

同时,光伏先进产能正在加速落地。如硅料领域的颗粒硅技术,硅片领域的N型硅片,大尺寸硅片以及硅片薄化,电池领域的N型电池技术等。例如,1月12日华民股份3.5GW N型硅片项目投产;1月28日,天合光能电池三期10GW TOPCon电池项目建成投产;月7日捷泰科技滁州二期8GW N型TOPCon电池片项目首片成功下线。7日捷泰科技滁州二期8GW N型TOPCon电池片项目首片成功下线等等。

另外,跨界光伏企业也是动作频频,有些企业签约光伏制造业项目,有些项目则已经开工或者投产。例如奥维通信、三五互联、绿康生化等企业均有项目签约;三一硅能、合盛硅业等企业跨界项目也在陆续推进之中。

除此之外,光伏企业加快融资用于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包括偿还债款,反映出当前光伏行业的企业利润增长赶不上装机量的增速。比如集中式光伏电站补贴难到位,对光伏企业现金流造成影响;产业链上游硅材环节利润率较高,抬高了中下游企业采购成本;光伏企业现有模式和新需求的匹配不高,盈利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等等都在增加企业的融资需求。

行业高景气能持续多久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对光伏行业前景的良好预期引发了资本更多的遐想,使得光伏企业能够频频获得融资。

1月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文件里明确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这一战略目标为光伏产业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到2027年,,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超越其他所有电源形式。2022-2027年间全球光伏装机新增1500GW,年均300GW。

数据方面,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光伏累计新增装机20.37GW,同比增长87.6%,这个数据已接近去年1-5月累计装机容量。同时,1-2月光伏出口数据超预期,实现同环比转正。川财证券研报认为,随着本轮硅料环节博弈的阶段性结果陆续落地,产业链利润逐步向下游转移,刺激终端需求爆发,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向上。

不可否认,融资的火热将有利于更好促进光伏行业发展。我们也应该看到,没有任何一个行业会永远成长。在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风险同样不能忽视。近些年行业持续巨额投资扩产,意味着未来几年将迎来产能集中释放,行业竞争加剧、产能过剩的担忧应该让投资者保持警醒。如果出现巨量过剩,则必将引发行业内一轮洗牌发生。

最新相关

蓝昆氢能在全国首创零储能离网制氢

无需储能加持,仅靠光电就能安全制氢!5月11日,山东日照蓝昆氢能零储能离网制氢成功运行。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仅辅助系统需少量储能(3kWh)维持断电后的安全停机操作,在绿电纯离网...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