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已是车主和用户的刚需

“20分钟充电至80%电量”……目前,从埃安到小鹏,甚至起亚等新车型上,已经越来越多地配置了快速充电功能,而相应的快充桩建设也在不断推进。

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是车主和用户的刚需。”近日的上海车展上,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许艳华面向《中国汽车报》等媒体,从用户、运营商等多角度分享了对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的观点。

用户需求是根本

在许艳华看来,新能源汽车快速补电既是用户需求,也是符合发展趋势的。用户希望新能源汽车充电越快越好,时间越短越好,无论是快速充电,还是快速换电,其中都是用户的选择,也是市场的选择。同时,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可能有更多不同的偏好,总而言之,快充是现在新能源汽车车主和用户的刚需。

“快充对于运营商也是非常重要的。”许艳华谈到,一台充电桩给新能源汽车充电,是一小时充满,还是10分钟充满,是其单桩的充电效率,一台一小时只能为一辆车充电、以及一小时能为5辆车充电,效率完全不同,因此,快充对于运营商而言也应是刚需。

许艳华表示,从国家宏观角度看,全国汽车保有量有3亿多辆,加油站有12万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有1300万辆,目前的充电站已经接近12万家,如果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1亿辆,如果还是现在的状态,就需要占用更多的资源,充电效率不高也会导致新能源车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相应也会出现多种问题。“因此,快充的部署从上述三个维度看,都必须加快向前走。”她说。

生态建设很重要

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及快速充电基础设施的研发、部署,在许艳华看来这是一个生态,其中不仅包括快充桩,也包括具有快充能力的电池,因为快充带来的技术问题之一,是对电池的技术挑战,因此这些问题都要解决。

同时,整车的电压平台也涉及诸多技术层面的问题,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电压平台一般为400V到800V,其中还包括不太引入注目的相关的芯片,新能源汽车使用快充的时候,一定需要高功率的碳化硅车规级芯片,快充桩也需要有碳化硅芯片的模块,所以这是一个生态,其中不仅仅涉及到一家企业、一家运营商,而是生态体系中的每一家企业。

围绕充电服务生态,《2022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针对用户充电等待期间的服务需求,建议增设上线游戏、资讯、车主服务等多元服务;聚合相关服务商向用户提供购物、餐饮、洗车、休憩等非电服务,一站式满足用户多元需求。而对于如何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该《白皮书》也建议应加强电力企业、充电桩制造商、运营商、车企及相关支持企业的协同,提高与第三方服务商的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扩充充电网络,提高用户充电的便利性、安全性。

许艳华认为,随着快速充电生态建设,生态联盟应运而生,因为无论是市场还是车企都有这样的需求。因此,在工信部指导支持下,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与中汽研等机构联合发起成立了快充生态联盟。

标准问题是关键

研究发现,如今的新能源汽车用户更偏好使用大功率充电设施,选择120kw及以上功率充电设施的用户占比达到72%。在充电场站选择方面,拥有一定规模、具备配套服务设施的充电场站成为用户首选,选择率为66.85%;75%以上的用户选择20把以上充电枪的场站。在兼顾场站效益与建设成本的前提下,11-20把充电枪的场站建设占比42%,比去年25.7%有了显著提升,反映出目前场站规模呈现中型化的趋势。同时,超过43%用户会倾向选择有餐饮、便利店、休息室等服务设施的充电场站。

许艳华表示,快速充电的相关企业都已经感觉到推进快速充电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包括技术标准问题、动力电池的快充能力、动力电池标准,以及高电压、车载碳化硅模块等终端的技术标准,需要企业共同商讨,作为行业联盟也在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

如今,面对新能源汽车快充领域,相关的车企、零部件企业都在关注和发力快速充电、超充等,许艳华认为,国内相关产业和市场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生态建设的价值日益凸显,包括新能源汽车快充用户、运营商及国家层面,如何推进、总体部署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补给问题是个共同关注的话题,希望相关企业、联盟成员、生态成员共同努力,为用户创造更好的快充条件。

最新相关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