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 氢能是高碳排放领域大规模脱碳降碳重要途径

石油化工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绿色低碳发展。5月28日,国企发现与发明论坛在2023年中关村论坛上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从结构减碳、工艺降碳、源头净碳、技术负碳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石油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路径。

稳油增气、结构减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国能源需求还将持续增长,马永生指出,国内油气企业要统筹好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实现更高水平、更可持续、更加绿色的油气增储上产。
一要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坚持海陆并举、油气并重、常非并进,牢牢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二要推动天然气跨越式发展,要重点突破海相深层页岩气效益开发技术体系,奋力实现更高水平的东方“页岩革命”。
三是加快推进绿色油气田建设。提升探明储量动用程度,通过一体化、智能化技术提质增效,借助数字盆地、智慧油田等技术推动油气生产全过程节能降耗,从源头端强化控碳减碳降碳力度。
产业升级、工艺降碳。马永生指出,纵观油气全产业链碳排放构成,除终端应用产生的碳排放外,仍有36%的碳排放来自生产运营环节,炼化业务是减碳降碳的重中之重。产业层面,要加快提升炼化行业集中度,推进大型化、一体化、基地化、集约化产能建设,提高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水平。
技术层面,加快突破炼化原创技术,开发推广分子炼油与精细分离、短流程、渣油深度加工等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开展炼化多能互补耦合与优化配置,实现全生命周期高效降碳。加快打造智慧炼厂,实现由原料到产品的智慧化管控和节能降碳,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新能接续、源头净碳。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油气企业转型升级、减排降碳的重要方向。
马永生建议,一是加强氢能产业链布局,氢能是高碳排放领域大规模脱碳降碳的重要途径,当前关键核心技术装备仍待突破是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要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在高性能燃料电池催化材料、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加氢站关键设备国产化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加快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攻关地热+光伏、地热+储能等新能源耦合技术,不断扩大地热资源利用规模。
三是加大光伏风电等分布式供电系统应用,充分利用油气区块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积极推广分布式风电、光伏,推进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技术应用,进一步扩大油田新能源电力的消纳规模。
多元赋能、循环负碳。面对碳减排时间紧、强度大等挑战,马永生认为石油化工行业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攻关应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
一是大力发展CCUS技术。加强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攻关,推进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和高端材料的技术研发,发展二氧化碳驱油+地下封存等协同利用技术,构建化石能源+CCUS与新能源互补的新型零碳负碳产业链。
二是打造绿色循环体系。提高低碳化原料比例,加大塑料、橡胶等石化产品的回收利用,攻关废塑料化学回收关键技术,加大可再生资源生产生物基化学品技术开发与应用力度,真正把绿色循环发展落实到位。

最新相关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