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一抹"天正绿",焕发绿电新活力

向“新”而行,抢抓新能源风口,追“光”乘风,数智双碳向未来。近日,位于浙江温州的低压电器龙头天正与当地政府签署了重大新能源项目——天正光储一体化生产项目。“我们专注做强高端专业化品牌,抓住绿色能源新机遇,今年,我们的销售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天正董事长高天乐介绍。
此前,该企业举办了品牌焕新战略升级大会,重磅发布了“一体两翼三支撑”的品牌发展战略,即以信赖为核心价值,以客户和数智为两翼驱动,以亲和客户、精益智造、卓越运营为信赖的三大价值支撑点。

不难发现,其品牌发展战略益发强调客户需求,回归产品价值本身。如今,历经多年布局,这家本土电气龙头在新能源赛道跑出了“加速度”。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2.29%,净利润同比增长82.91%。
向新而行,焕发绿电新活力
新型电力系统如何实现?今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强调化解新能源随机性、波动性、季节不均衡性带来的系统平衡问题,储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第四极。
天正电气产品与研发副总裁葛世伟
“涵盖‘源网荷储’的新型电力系统,对电气行业提出全新要求”。天正电气产品与研发副总裁葛世伟在接受索比储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型电力系统既是电力行业全产业链无法回避的新时代命题,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超过17.33GW/35.8GWh。其中今年上半年新投运的规模约8.63GW/17.7GWh,新型储能装机量相当于过去10年总和。当下,拥有万亿规模潜力的储能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而天正电气早有预判,快速吹响向新能源产业加快转型的号角。
葛世伟表示,天正深入聚焦客户需求,和客户一起联合研发,通过高端化产品和针对性的行业解决方案,获得了来自新能源、新基建等领域众多头部客户的信赖。以集中式光储解决方案为例,天正电气不仅具备交直流全系列配电产品,还针对高海拔、高低温、高盐雾等状况提供差异化、模块化定制方案,让光伏电站运行更稳妥高效,赢得了一大批海内外客户,“朋友圈”不断拓展。
拥抱新能源+储能,天正新能源业务板块取得了高速增长:在中国大唐、国电投、华电集团的新能源配套业务实现增长100%以上;光伏EPC则拓展了天合光能、阳光新能源、创维光伏、晶澳、晶科、林洋新能源等大客户,分布式光伏配套业务同比增长超100%;此外,天正还与储能动力电池龙头亿纬锂能、系统集成龙头海博思创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由此,天正不仅夯实了与传统客户的合作关系,如国家电网、通信龙头、百强房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等,还在新能源+新基建客户中,建立了可信赖的优良口碑和崭新形象。
光储融合,质赢发展新未来
光储融合,质赢未来,安全是储能产品的核心关切。以储能集装箱电池簇的高压控制盒为例,其中的开关元件首先需要能够承受直流DC1500V,未来甚至达到2000V的高压;其次,必须保证零飞弧,即不能有电弧的喷出,防止因电弧导致的弧光短路,铸就安全的“骨骼系统”。
今年5月,天正携“储能低压电气系统解决方案”亮相CIES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成功化解了储能系统承受1500V直流电时高电压、大电流、难分断的痛点,捧回了“2023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奖”奖杯。除了行业专用产品方案外,天正也在积极布局和开发储能汇流柜、储能高压开关箱等成套解决方案,努力拓展储能产品组合,为储能事业的高速健康发展贡献天正力量。

得益于新能源、储能赛道高歌猛进的增长,天正在2023半年报中明确提出,将继续聚焦新能源+新基建“两新”赛道,强化组织能力建设,加大对新业务领域及高端智造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构建面向“两新”赛道的新型人才组织结构。
通过搭建科创平台,天正聚焦高端化产品研发,实现高端“质”造。葛世伟表示,天正持续加大基础技术、平台型技术及前瞻技术的研究,攻克了新能源、新基建等领域产品应用的核心技术,持续满足风电、光伏、储能等行业客户的产品迭代需求。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625件,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374件,其中发明专利112项。
结语:
当前,一手抓集中式光储电站,一手抓工商业及户用储能,天正精准聚焦客户需求,卡位储能行业低压电气系统应用场景,以高品质解决方案助力客户高质量发展。
毋庸置疑,储能上下游产业链,尤其是锂电产业已进入过剩周期,优胜劣汰的行业洗牌也即将拉开序幕,天正此刻却拥有逆势而上的底气。索比储能网认为,只有真正懂电网know-how(技术诀窍)的企业,才能驾驭复杂的储能应用,在电气架构中游刃有余、行稳致远。而这一点,正是深耕行业三十多年的天正,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新能源,新赛道,新机遇,新形象,在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马拉松长跑中,天正作为客户信赖的数智化电气系统服务商,已然赢在了起跑线上,为绿电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最新相关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