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昱能科技: 储能火上跑,股市冰上滑

冰火两重天,用来形容近来的昱能科技最合适不过。

2022年中以来,昱能科技的股市腰斩,跌幅超60%。如果从年报数据来看,昱能科技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净利润3.46亿元,同比增长235.97%。

微型逆变器是一个小而美的赛道,虽然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占比不高,但是,技术方面一直在跟进。中国市场上,微型逆变器以禾迈股份和昱能科技为首,二者的风格、路线、成绩却完全不同。

01

一步错:变现能力下降

微型逆变器“脚踏双热门”。一方面处于光伏赛道,一方面涉足储能赛道。巨大的市场红利面前,昱能科技变现能力却在下降。

2022年,昱能科技经营现金流比率下滑,由正转负,从17.9%下滑为-27.9%。经营现金流比率代表着公司的变现能力,这间接说明,在经过2022年整年的火爆行情后,公司隐忧已完全浮上水面。

数据显示,昱能科技存货量成倍增长。2022年的微型逆变器生产量为185.52万台,而销售量仅为93.52万台,库存量占生产量的53.8%。2023年一季报中显示,公司库存金额达16.6亿元,一部分为原材料及委托加工物资金额7.3亿元,另一部分为成品库存9.3亿元,主要为微逆、监控器及相关配件。

而公司也在业绩说明会上解释了原因:一、为提高海外市场的供货速度,一般会给予海外子公司仓库3至4个月的预期备货量;二、原材料上涨让公司开始囤货;三、上市后资金充裕,所以对提升了库存补给,海外仓的备货量提高到5至6个月的预期出货量。

能源圈认为,这一作答,有点偷换概念――备货不等于库存。如果说是因为海外市场大单不断,加之资金充裕,提高了备货量,那么对应的应该是营收、利润双增长,现金流也会随之滚动,而不是现在的高库存、负现金流。

▲浙江520kW的工商业光伏项目全部采用昱能科技一拖八微型逆变器。

那么,就只剩下第二条原因――原材料上涨。

但什么原材料价格会让现金流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微型逆变器的主要构成为电路板、电子元件和散热器。而2022年全球缺芯,一些电子元件售价不断上涨,其中半导体涨幅超过11%。即使是在硅料疯涨的2022年,光伏组件企业也没有过这样大的震荡起伏。因此,这条解释也显得有些无力。

那么,还有一种可能:是订单或者是产品出了一些问题,在验收、销售亦或是交付周期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动,才会让昱能科技吃下了如此之大的库存。

目前,在微逆市场份额上,昱能科技微压禾迈股份一头。但现在看来,昱能科技如何去库存成为了首要任务。

商场如战场,往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反观禾迈股份,路线并不激进。公司光伏逆变器及相关产品、储能相关产品、电气成套设备产品等产品基本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至少目前在数据上看来,禾迈的表现是比较“稳定”的。

02

方向异:抉择生产线

目前,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下,禾迈股份的市值、股价亦缩水严重。但在毛利率上,禾迈股份远高于昱能科技。2022年,昱能科技毛利率39.21%,禾迈股份的毛利率却有44.98%。全球微逆龙头enphase的毛利率亦超过40%。

昱能科技和禾迈股份的技术路线都聚焦于一拖一、一拖二、一拖四及一拖六,并没有明显差异,毛利率的差距源于生产模式不同。

▲昱能科技DS3微型逆变器让荷兰40年居民房旧貌换新颜。

昱能科技选择的经营模式是生产代工,将产品的制造过程委托专业的代工企业生产。代加工的模式可以协助完成生产相关的必要手续以及数据检测,较为省心,但有致命的弱点。第一,可能会存在产能不足、产品质量不稳定等情况,或成为以后的隐忧;第二,代工厂需要额外支付委托加工的费用,相当于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利润。

两种模式孰优孰劣自难评判,但是从目前来看,昱能科技在此模式下毛利率不高。

03

契机:微逆的未来

两家公司大相径庭的选择模式,也侧面显示出创始人的性格。

禾迈股份的创始人是浙大教授杨波。杨波是老技术人,过往造就了他稳扎稳打的个性。

▲杨波以105亿元的身价位居2022年《胡润百富榜》第590名。

杨波是典型的学霸,从小努力读书,本科、硕士、博士均是在浙江大学完成,期间,他便展现出过人的科研能力,并连续斩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电源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众多含金量十足的荣誉。

他靠读书改变命运,也靠踏实打下江山。可以说,读书、科研已经融进了他的骨子里。直到目前,他本人也要每天工作13小时。

杨波的经历让他走得稳扎稳打,不管是“以销定产”,还是创建生产线以降低加工费,都体现了这一点。

▲西雅图“网红”212.4kW零碳社区所有组件都配合APsystems昱能微型逆变器QS1和YC600进行使用。

昱能科技的创始人凌志敏和罗宇浩均毕业于美国。凌志敏是美国加大伯克利大学电子计算机系博士后,毕业后长期在美国硅谷公司担任资深总监、资深副总裁等高管职务;罗宇浩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固体电子器件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毕业后任美国Xilinx公司高级工程师、Solaria公司技术总监。

虽然三人同属名校毕业,或许昱能科技创始人海外工作经历,也或许是加入的契机不同,昱能科技在路线选择上更为激进和冒险。

微型逆变器未来潜力巨大。虽然enphase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但是海外龙头屈指可数,这说明在海外市场,微型逆变器仍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再加上2023年以来,部分原材料下降,或成为微型逆变器发展的助推器。

原文标题:昱能科技:储能火上跑,股市冰上滑

最新相关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