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破解发展障碍 内蒙古"氢"舟正过万重山

全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氢示范项目在准格尔旗投产出氢,华电达茂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远景赤峰零碳氢氨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包头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投运世界首条固态低压储氢装置及系统生产线,乌兰察布—燕山石化绿氢输送管道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内蒙古近年来不断加快推进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建设,绿氢生产规模快速攀升,绿氢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2024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中央在全国年度经济发展规划方面,首次指出要加快氢能产业的发展,将氢能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产业阵地之一。

当下,内蒙古正锚定氢能千亿产值目标,全力推动绿氢“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绿氢生产输出基地、氢能装备生产制造基地、燃料电池重卡示范基地、绿氢多元应用基地、氢能技术研发基地。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中“开展大规模风光制氢”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内蒙古绿氢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绿氢产业发展新路径,2024年2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会同应急管理厅、工信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通知》,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和制氢加氢站,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破解了绿氢项目必须在化工园区布局等因素制约,解决了一批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建设问题,42万吨/年绿氢产能项目启动建设,极大促进了绿氢产业发展。

随着“政策落地工程”的持续推进,各项支持政策不断落地,内蒙古以鄂尔多斯市为中心,辐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乌海市等城市群,构建鄂呼包乌氢能产业先行示范区,氢能项目在各盟市“一路生花”,各类“氢”舟在内蒙古全区正过万重山。

鄂尔多斯市在氢能赛道上,持续加速跑。2023年6月,内蒙古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成功制取第一方“绿氢”;近日,由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国盛利华制氢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模块化紧凑型低功耗电解水制氢系统,在鄂尔多斯高新区装载完毕出口美国。

3月19日,包头市北奔重汽第一批氢能重卡交付使用,标志着华电达茂旗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完成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有力促进“制氢—储氢—加氢—运氢—用氢”全过程成果研发与转化应用。氢能产业是包头市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人民政府印发《包头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其中明确目标:到2030年年底,全市绿氢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整车企业实现年产氢燃料电池重卡3000辆,客车及物流车1000辆;在应用推广方面,到2030年年底,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5000辆以上,加氢站(包括合建站)达到30座左右。

远景零碳技术(赤峰)有限公司绿色氢氨首期工程建成投产,产出第一罐液氨,成为首个零碳氢氨项目。

据了解,内蒙古已批复绿氢规模和已建成绿氢规模居全国领先,成为全国风光制氢示范项目主要建设地区。

最新相关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

连云港市首个商用加氢站运营

近日,市能源集团板桥加氢站正式启动运营,标志着我市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作为全市首个商用加氢站,项目将助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绿色转型,为“双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