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多地开展车网互动推广应用

近日,苏州吴中区的李女士在给车辆充电时发现,从4月份开始,苏州地区十几个特来电的充电站,上午10点半至下午3点左右充电,服务费都是0元/度。

特来电当地运营人员告诉记者,“江苏苏州包括常熟等地近日服务费确实是0元/度,这是因为特来电虚拟电厂在执行《江苏电力市场用户可调负荷参与辅助服务》,通过0元服务费的形式激励用户在指定时间段内充电,激发市场充电需求,同时响应电网的填谷目标。”
江苏省自2020年底发布的《江苏电力市场用户可调负荷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试行) 》,明确2020年12月1日起模拟运行江苏电力市场用户可调负荷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截至目前,江苏可调负荷调峰辅助服务已在常态化运行。按照该交易规则,负荷聚合商参与削峰填谷响应,度电可补贴最高可达1元/kW·h。
随着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充电运营商通过聚合电动汽车电池的储能资源参与负荷调度正成为趋势。这并不是特来电首次参与需求侧响应和可调负荷辅助服务,据特锐德(特来电母公司)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实现与24个网、省、地级电力调控中心、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或负荷管理中心的在线信息交互,具备虚拟电厂条件的可调度资源容量超过400万kW。”
“车网互动”快速发展背后,是充电网的技术支撑
2023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车网互动的发展目标,并提出到2030年,新能源车力争为电力系统提供千万千瓦级的双向灵活性调节能力,推动新能源车反向给电网送电。
满足车网互动能力,需要充电运营商对负荷有精准的预测、控制能力,对充电设备的能力要求更高。而特来电从创立之初,就提出“做充电网不做充电桩”,充电网是在一个城市或区域内,支撑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的基础设施,它深度链接车-电池-电网,通过群管群控,实现有序充放电和车网互动。
充电网的技术架构决定了它能够实现终端的充放电功率可精准调节,以及场站、地区、省区等不同范围的充电设施的灵活聚合。据特来电副总裁、首席科学家龚成明介绍,特来电充电网50多万终端均可满足车网互动要求。不同区域的充电终端聚合形成了150多个虚拟调度单元,和20多个电力负荷管理中心或电网调控中心实现互通,常态化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化需求响应等互动业务。
虚拟电厂多重应用场景,拓展能源生态价值
相关数据显示,2030年新能源装机功率将达到1200GW,随着风、光等新能源发电的大幅波动,电力供需矛盾也逐步显现,配备储能成为必要。
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曾表示,现在储能的成本太高,一度电要配上储能得6毛到8毛,4毛电费成本加上8毛储能成本就1块2了,这种储能就没有商业模式了。所以,中国正在推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后,通过充电网、微电网把所有的电池连接到大电网中,变成一个巨大的储能,当储能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再生能源随便发。
特来电这种技术思路,是构建了以电动汽车充放电为核心的虚拟电厂,充分聚合了潜在海量高价值灵活性资源,实现了资源调度控制和电网的互通。虚拟电厂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形成了有序充电、负荷约束等众多的应用场景。

据了解,在2022年,特来电就参与了上海、广东、山东、湖北、浙江的需求响应,通过调节充电负荷进行电力削峰填谷,缓解供电压力,并获取需求侧响应收益。
在深圳,特来电作为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首个通过技术检测的主体,已常态化参与调节市场。作为第一家和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签署虚拟电厂并网调度协议的运营商,早在2022年9月11日,就试点参与了省间备用市场。
在上海,2023年迎峰度夏期间,共计开展三次削峰需求响应,特来电以虚拟电厂身份积极参与,并获得较高补贴收益。
在配网台区范围,特来电充电网已常态化开展充电负荷约束和有序充电,另外特来电的双向充放电设备和光储充放柔性互济微电网系统经过较大范围的试点和示范应用已开始批量化推广,部署于企事业园区的光储充放微电网系统超过500套,在较大范围落地了电动汽车表后放电业务。
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能够引导电动汽车充放电的资源已经形成规模,特来电虚拟电厂通过链接新能源车能够满足车网互动、削峰填谷等需求侧响应,更低成本、更环保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灵活性,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样板。

最新相关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

连云港市首个商用加氢站运营

近日,市能源集团板桥加氢站正式启动运营,标志着我市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作为全市首个商用加氢站,项目将助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绿色转型,为“双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