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晶科能源: N型万事俱备,加速接棒

首先,为什么要做N型,组件演变发展的趋势,简而言之无非是功率的爬升,追根溯源还是与电池片的效率直接挂钩。目前来讲,晶科的单晶PERC电池23.38%的转换效率已经逐渐逼近其本身的效率极限(24.5%),在此基础上再做功率大突破只能从电池片尺寸和组件版型下手,这无疑会给运维成本,支架逆变器匹配性带来巨大的压力。而N型TOPCon电池,效率极限远高于PERC电池(28.2%~28.7%)。N型电池除了具有转换效率高、还具有双面率高、温度系数低、无光衰、弱光效应好、载流子寿命更长等优点。从长期来看具有绝对的性价比优势。可以说,N型技术的兴起是未来必然的趋势。

目前,N型电池技术主要有TOPCon,HJT以及IBC三类。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出席近日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期间,在“下一代领先光伏技术如何促进一带一路能源转型”的议题中,就效率、成本及工艺等多个角度对这三种工艺做个对比:

1)从效率角度看,TOPCon电池的极限理论效率达到28.7%,高于HJT的27.5%和PERC的24.5%。而从目前量产效率看,晶科最新的TOPCon世界纪录效率达到25.4%,批量产线效率超过24%,即使这样距极限效率仍有一定差距,效率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2)从工艺角度看,TOPCon与HJT实现功率提升的方式都是通过钝化,不过前者通过隧穿氧化层,HJT通过沉积非晶硅薄膜方式。TOPCon需要在PERC产线上增加扩散、刻蚀及沉积设备改造,成本增加幅度小;而HJT电池工艺最简单、步骤最少(核心工艺4到7步),但基本全部替换掉PERC产线,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2.4~4亿元/GW的设备成本提升。银浆消耗量的差距,基于目前的数据来看,HJT电池的银浆消耗量是TOPCon的两倍左右,且这个倍率在短期内不会被拉平。工艺的差别,从而导致两者商业化成本的差值(约0.3¥/W),随着银浆成本上涨,可能0.3元人民币/瓦的差值还不止。

钱晶认为P型产线转向N型电池的关键时点已经到来。N型电池提效降本空间更大的优势便体现出来,近期的原材料飞涨更会加速向N型转型。其中TOPCon是最具性价比的路线,电池转换效率极限较高,设备成本低,量产提速空间更大。

而对于新兴资本和新进入者更偏向投资HJT,钱晶认为这是伪命题的理论,难道光伏是那么没有制造经验和工艺门槛的吗,难道新设备拉近车间就能生产出好产品的吗?没有累积经验的新资本、新玩家是需要更长时间和更曲折学习曲线才能实现理论上的优势,而那个时候TOPCon的优势又何至于今天已经达到的水平。

TOPCon电池技术,即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技术。由于PERC电池金属电极仍与硅衬底直接接触,金属与半导体的接触界面由于功函数失配会产生能带弯曲,并产生大量的少子复合中心,对太阳电池的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学者提出电池设计方案中用薄膜将金属与硅衬底隔离的方案减少少子复合,在电池背面制备一层超薄氧化硅,然后再沉积一层掺杂硅薄层,二者共同形成了钝化接触结构。超薄氧化层可以使多子电子隧穿进入多晶硅层同时阻挡少子空穴复合,进而电子在多晶硅层横向传输被金属收集,极大地降低金属接触复合电流,提升了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从而提升电池转化效率。

TOPCon的发展历史其实并不长,由德国Fraunhofer研究所的Frank Feldmann博士在2013年于28th EU-PVSEC首次提出TOPCon的电池概念。此后,经过一系列科研院所的积极研发推进技术工艺的逐步成熟和理论转换效率提升,TOPCon电池的极限理论效率达到28.7%,高于HJT的27.5%和PERC的24.5%。而目前晶硅电池产业化平均效率低于实验室效率2个百分点左右, TOPCon电池产业化效率有更高的提升空间。N型TOPCon电池转换效率较行业有近0.5%以上的优势。

从量产效率提升明显,2021年产业化发展提速。目前TOPCon量产的情况看,平均量产效率主要在24.5%,最高效率达到25%,包括晶科等在内的主流电池厂商2021年的规划产能已经达15GW。目前单晶硅片商业化尺寸TOPCon电池效率首次突破25.4%,创下最新的世界纪录。

最新相关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