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全球攻克核聚变难题,韩国打破自身"人造太阳"纪录

如今,全球正在攻克核聚变难题,希望能打造自己的“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成研究热点

在太阳的内部时刻都在进行着核聚变,并由此迸发出强大的能力。氘和氚是核聚变的主要燃料,这两种物质在海水之中的储量相当丰厚,不用为燃料枯竭而担忧,并且燃料的获取成本不算高。

而且,核聚变过程的清洁、无污染,其产生的核辐射也远低于核电。

因此,多国科学家打造“人造太阳”装置,希望能通过可控核聚变技术,实现稳定且持续的能源供应,解决人类能源危机。韩国便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韩国在2007年便建成了自己的“人造太阳”――超导托卡马克高级研究所(KSTAR)反应堆。在多年的不断钻研之下,韩国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2020年12月,韩国“人造太阳”创下了1亿摄氏度运行20秒的成绩,创造了世界纪录。

而在如今,韩国又传来新的重大突破。据Business Korea报道,韩国核聚变能源研究所创造了超1亿摄氏度之下,等离子体超30秒的新成绩,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这一成绩表示,韩国在“人造太阳”领域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令人瞩目。

而根据报道,韩国团队制定了新的目标,希望到2026年时能通过升级电源与通过钨分流器,实现等离子体维持300秒的时间。能够看出,韩国的发展野心很大。

较中国还有差距

不过,韩国的这一成绩与我国相比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没错,其实我国也在攻坚“人造太阳”难题,并在这一领域成绩斐然。

中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研究可以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因此,我国在这一领域打下了颇为深厚的基础。

1994年,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拥有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国家。在2006年时,我国自己的“人造太阳”――“东方超环”更是诞生,代表着我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研究迈上了新的高度。

在今年的5月份,中国“人造太阳”打破了此前韩国创造的世界纪录,做到了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与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

韩国虽然日前创造了自身新的纪录,但仍离打破我国的这一成绩有着不小的距离。能够看出,我国核聚变的温度与时间长度,都比韩国的成绩更为优异。

这无疑令国人骄傲。

还需继续努力

不过也要看到的是,无论是中国还是韩国的成绩,离真正实现可控核聚变都有着不小的距离。毕竟,模拟太阳内部的变化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仅核聚变产生所需的近3000亿个标准大气压,就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但是,面对日渐枯竭的化石能源,我国必须要攻克可控核聚变这一难题,确保能源供应安全。

如今已有物理学家分析,在2050年时,人类有望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那么,结果究竟会如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新相关

让汽车与服务双下乡

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必须根据农村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加快构建更加符合乡村特点、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生态两年前,记者在河南虞城县驻村锻炼,一个直观感受是村里的新能源汽车多了起来。可以领补...

百年煤企"氢"装上阵

近日,记者在焦作煤业(集团)开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看到,国内首个2MW级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示范项目高效运转。“这个项目是首次以工业副产品氢为能源的综合利用尝试,去年才试运行成功。&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