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大众中国正式控股国轩高科,开启全方位合作

电车汇消息:近日,国轩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向特定对象大众中国非公开发行股份,已完成新增股份登记,并将于12月15日上市。发行完成后,大众中国持有国轩高科股份数量增至4.41亿股,持股比例增至26.47%,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这意味着,自去年发起的,国轩高科引入大众中国战略投资者事项基本落地。

大众战投落地,表决权仍由李缜掌握

2020年5月,国轩高科发布公告,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大众中国,包括公司向大众中国非公开发行股票,及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向大众中国转让股份。

根据公告,国轩高科向大众中国募集资金不超过73.06亿元、不低于6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年产16GWh高比能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年产30000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同时,大众中国从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处合计受让5646.76万股公司股份。

在本月1日,国轩高科发布公告,协议转让股份已完成过户登记,大众中国取得国轩高科4.41%的股权。

发行后国轩高科前十名股东情况

本次公告中,备受外界关注的定增部分也最终落地。据公告,公司已向大众中国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384,163,346股,上述股份已于12月3日完成新增股份预登记,并将于2021年12月15日上市。本次发行完成后,大众中国持股比例从4.41%增至26.47%,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李缜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合计持有公司302,500,43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17%,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国轩高科创始股东方和大众中国表决权情况

大众中国承诺,至少在36个月内放弃部分表决权,让李缜及其一致行动人仍为持有国轩高科第一大表决权的股东,

此外,为了公司稳健发展,大众中国会出让部分表决权,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现任董事长李缜。国轩高科公告称,本次非公开发行及股份转让完成后,李缜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的控制权发生变化。

大众国轩已开启全方位合作

今年7月,国轩高科与大众汽车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在产品开发、产业化落地、供应链、人力资源等方面达成全方位合作。国轩高科为大众集团开发第一代标准电芯,成为首个获得标准电芯的研发定点开发商。根据大众的计划,标准电芯将于2023年进入产品导入阶段,至2030年覆盖大众集团旗下80%的电动车型。

同时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与合肥新站高新区管委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拟在新站高新区建设20GWh大众标准电芯项目,预计占地500亩。

而在12月7日的开工仪式上,国轩高科宣称的是“国轩高科50GWh动力电池项目在合肥市新站高新区正式开工,该项目投产后,将为国际一流汽车企业提供新一代电池技术与产品。”如果再加上国轩高科定增中所说的16GWh电池产能,国轩高科至少已经获得了来自大众汽车66GWh的电池订单。

从规划的投产时间来看,该项目似乎也是为大众标准电芯“量身定做”。根据大众汽车的规划,大众标准电芯计划于2023年进入产品导入阶段,至2030年覆盖大众汽车集团旗下80%的电动车型。今年4月份,大众在合肥开始建设大众安徽MEB工厂。据公开信息,近期已经按照进度完成50%的施工建设,首款车型将于2023年下半年投产。

根据国轩高科的规划,50GWh动力电池项目一期工程计划于2023年3月底前正式投产。与大众标准电芯产品导入、安徽MEB工厂首款车型下线时间,均不谋而合。而大众中国放弃表决权也只是在36个月之内,按照目前的进度,最快到2024年年底,大众中国就将成为国轩高科的实际控制人。

目前,国轩高科产能目标已经提升到300GWh,并且为配合产能规划,还对上游原材料进行精准布局,产业链向上延伸到锂矿资源。从资源、材料到终端产品,国轩高科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整合,逐步建立“材料端-电池端-产品端”的全产业链的垂直布局。

根据国轩高科此前公告,本次战投完成后,大众中国还会提名首席财务官、采购负责人和首席合规官,并通过参与公司的治理,帮助上市公司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以及深化战略性采购。目前首席财务官、首席合规官已陆续就任。业内认为,大众入主国轩高科后,将给公司带来国际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人员管理、采购渠道、市场、品牌等战略性资源,将对公司在产品制造、品质管控、采购以及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显著提升公司行业竞争力。

文章摘自电车汇20211213发自北京

最新相关

蓝昆氢能在全国首创零储能离网制氢

无需储能加持,仅靠光电就能安全制氢!5月11日,山东日照蓝昆氢能零储能离网制氢成功运行。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仅辅助系统需少量储能(3kWh)维持断电后的安全停机操作,在绿电纯离网...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