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钠离子电池的逻辑深化与产业链整理

中国储能网讯:钠离子电池的底层逻辑就是:经济性优于锂离子电池。我们对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成本进行拆分测算:

目前碳酸锂价格高企,钠离子电池尚未规模化生产,磷酸铁锂电芯的成本在0.75元/Wh,钠离子电芯的成本在0.75元/Wh,两者基本持平。

未来随着碳酸锂价格回落,钠离子电池产业链成熟。假设碳酸锂价格未来降低到25万/吨左右,根据鑫椤锂电,25万/吨的碳酸锂对应磷酸铁锂正极价格约10万/吨,钠离子电池方面,我们假设钠离子电池正极、负极产业链成熟后成本可降低50%,根据测算,未来碳酸锂价格回落,钠离子电池产业链成熟后,磷酸铁锂电芯的成本约0.54元/Wh,钠离子电芯的成本约0.33元/Wh,钠离子电芯成本低于磷酸铁锂电芯0.21元/Wh。

东方财富证券指出,钠离子电池应用空间广阔,在储能、低速交通领域与锂电形成补充。储能领域为钠电池提供主要需求空间:全球能源转型需求下,电化学储能加速发展。锂资源紧缺,碳酸锂价格一路飙升,钠电池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日渐凸显,同时安全性能远高于锂电池,完美契合储能领域需求。低速交通领域:钠电池能量密度高于铅酸电池,且不存在环保问题,叠加新国标要求,钠电池成为两轮车领域实现无铅化替代的不二之选;相较于磷酸铁锂电池,钠电池性价比优势凸显,有望在价格敏感的低速电动车领域逐渐渗透。我们预计,至2025年,钠电需求超100GWh。

钠离子电池产业链梳理

国内厂商产业化加速,2023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宁德时代引领产业趋势,2021年率先发布第一代钠电池,并提出预计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中科海钠绑定华阳股份、多氟多,2022年预计将有2GWh产能投产,储能电站项目落地;传艺科技2022年7月设立孙公司传艺钠电,下半年,中试线投产,预计2023年2GWh产线投产;钠创新能源、立方新能源、众钠能源等也纷纷布局GWh电池或千吨级材料产能。

1、电芯环节:锂电龙头稳定发力,钠电新势力蓄势待发

⚫宁德时代:明年实现量产,目标领域低速车

2021年7月,公司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关键辅材实现突破,性能超预期,在高寒及高功率应用场景下优势显著。

性能方面: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具备优异的快充性能,常温下充电15分钟即可达到80%电量;-20℃的低温环境下具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系统集成效率可达80%。

应用场景:公司采用AB电池解决方案,创新性地将钠离子与锂离子电池按照一定比例和排列同时集成到电池系统中,并使用BMS算法对不同电池体系进行均衡控制,既弥补了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短板,也发挥了其在低温及高功率场景下的优势。

产业进展:根据公司公告,公司钠离子电池明年有望实现量产,主要应用领域在乘用车方向。

⚫鹏辉能源:聚阴离子型和层状氧化物双线并进

公司在钠离子电池路线上,选择聚阴离子型和层状氧化物路线,目前公司聚阴离子路线能量密度在100 Wh/kg,循环次数超5000次。产业链布局方面,2021年10月,公司发布公告,对成都佰思格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持有佰思格8.33%的股份。成都佰思格的主要产品为动力/储能炭负极材料,其中钠离子用硬碳材料比容量≥330 mAh/g,并具有零膨胀特性,相较进口产品,性价比较高。

⚫传艺科技:产能扩张加速的钠电新势力

10月25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钠离子电池一期项目从2GWh调整至4.5GWh,目前产能有序推进,预计明年年初正式投产,二期项目规划产能8GWh。

10月27日,公司发布新产品公告,公司钠离子电池单体能量密度150-160Wh/Kg,循环次数不低于4000次,并且中试线200MWh已正式投产。

⚫维科技术:背靠钠创,技术实力深厚

2022年9月,公司与浙江钠创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浙江钠创在未来向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与原材料供应。

2022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建设年产能2GWh钠离子电池项目,预计明年少量出货。

2、中游环节:负极技术瓶颈尚待突破

⚫正极环节:传统正极厂商技术储备浓厚

容百科技:技术路线方面,公司目前层状氧化物路线和普鲁士蓝白路线行业领先,产能方面,公司目前每月销售量10吨,明年年初预计月出货量百吨,年底预计月出货量达千吨级别,预计2025年公司钠电正极产能达10万吨。

振华新材:技术路线方面,公司选择层状氧化物路线,目前已升级至第二代产品,量产进度方面,截至2022年9月,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累计送样0.68吨,销售5.35吨,已成功实现吨级销售。

美联新材:11月17号,公司发布公告,与七彩化学共同出资设立子公司,拟建设年产能18万吨的电池级普鲁士蓝(白),可配套钠离子储能电池90GWh。

⚫负极环节:生物质基有望开辟新路线

传统负极厂商方面,如璞泰来、贝特瑞、杉杉股份,均具备硬碳技术,并且贝特瑞正在建设硬碳量产线。

元力股份:公司是国内活性炭的龙头企业,具备深厚的果壳基、竹基和稻壳基活性炭加工技术。针对活性炭前沿课题,公司也组织专门力量开展研究,并与高校、科研院所等保持沟通合作,参考海外活性碳龙头公司可乐丽的产品拓展路径,我们预计公司未来有望将活性炭颗粒的技术延伸至钠电硬碳领域,实现生物质基硬碳材料的量产。

⚫电解液环节:溶剂+溶质的本质不变

天赐材料:8月30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建设年产能1万吨的六氟磷酸钠产线。

新宙邦:11月14日,公司新产品发布会上推出了一款钠离子电池电解液,低温性能良好,常温下循环次数超2500周。

多氟多:公司目前具备六氟磷酸钠产能1000吨,六氟磷酸锂产线与六氟磷酸钠产线可快速切换。

最新相关

互联网车企 转身拥抱AI

2014年,第一批互联网企业进入汽车行业。2025年,进入创业的第二个十年。这一群拥有互联网基因的造车新势力,开始求变,于AI。01.拥抱AI李想说,只盯初级自动驾驶成为不了万亿市值企业,但AI可以。2...

马一峰: 能源"进化" 重塑行业新生态

2025年1月12日,马哥能源频道在青岛举行"新能源3.0-进化的能源"年度演讲。本场演讲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官员、行业专家、企业领袖和媒体代表等1000余嘉宾莅临现场,共同探讨能源进化背后的...

新疆多元储能何以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新疆能源转型"绿潮涌动",新能源及储能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昔日荒凉的沙漠戈壁荒漠,正悄然转变为"绿能海洋",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劲赋能。聚焦绿色能源"蓄电池"近年来,新疆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