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邹才能院士: 发展"气氢融合"模式,建设绿氢大基地

5月5日,由中国石化主办的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新能源首席专家邹才能在会上指出,世界氢能发展已有超过350年的历史,世界能源的发展经历了五大演化阶段,现在已经进入到新型能源体系阶段。我国在碳中和的背景下,需要加快建设绿色+智慧新型能源体系。

邹才能在报告中提出,新型能源体系是以新能源、新电力、新储能、新智能为核心“绿色智慧能源体系”。他认为,绿氢或许是新能源革命中的一匹黑马。绿电、绿氢、人造太阳是新能源的“三驾马车”,全球已迈入“氢热时代”。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将从灰氢、蓝氢转型为以绿氢为主。随着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发布,我国氢能发展迎来战略“黄金期”,将形成像我国天然气工业一样的中国“绿氢工业”体系。

邹才能表示,在加快绿氢基础建设方面,要像开发气田一样建设绿氢大基地。地上绿氢大基地和氢能管网的规划建设,对我国绿氢工业的大发展至关重要。邹才能认为,我国新能源资源无限,绿电+绿氢是主要利用方向。未来我国绿氢工业的潜力和规模可能远超天燃气工业。

对于我国氢能发展模式,邹才能认为,我国不适合照搬欧洲的“氢电模式”,早期需结合天然气管网及基础设施优势,发展“气氢融合”模式。油气公司发展绿氢有先天独特的优势。氢能兼具“负荷、储能、电源”多种角色,因此氢能对绿电的大规模消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氢能技术存在“四大矛盾”:技术发展不充分与市场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与产业短期收益之间的矛盾、成果转化不通畅与产业发展规模之间的矛盾、攻关力量碎片化与技术创新体系化之间的矛盾。“这四大矛盾将影响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的发展,需要系统解决。”

报告从氢制取技术、氢储运技术以及氢综合技术三方面梳理了我国氢能工业体系建设需要创新的18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地上生产+地下储存+掺输一体+多途利用”的绿氢工业技术链,加快绿氢工业体系建设,支撑“氢能中国”战略目标。

据邹才能介绍,中国石油提出“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中国石油成立了深圳新能源研究院,聚焦风、光、热、氢、储、智慧能源六大领域,加快新能源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石油“三步走”发展,为2050年中国石油新能源产量占比50%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最新相关

独立储能电站对储能系统的挑战

独立储能电站正成为储能建设重要方式之一,主要原因是政策保障和盈利渠道多元化!招标占比不考虑场景不明确集采,独立储能,22年招标9.5GW/19.08GMh, 占比49% 、装机7.23GMh;23年Q1招标2.3/4.9GM...

装机热潮下,储能如何承受交易之重?

"交易是储能的照妖镜。"如果2023年储能行业有金句排行榜的话,上述言论至少榜上有名。事实上,愈来愈多储能业界人士呼吁,储能的价值在于交易。在产品设计、相关标准出台,皆应围绕这一核心需求展...

全固态电池上车倒计时

重量比现有锂电池减轻近一半,续驶里程增加80%,成本降40%,而且任何情况下不爆燃……能解决安全、续驶等多重焦虑的全固态电池,正在从幕后走向前台,上车之旅进入倒计时。近日,上汽集团宣布与清陶...

给固态电池泼一盆冷水

给固态电池泼一盆冷水

作者|王小西责编|崔力文编辑|别 致看固态电池,得看是材料级的概念,还是产品级的概念?说起固态电池,就跟贾跃亭的“下周回国”一样,过段时间就发布个消息,然后“遥遥有期”...

锂电巨头市场转向!

近期,锂电企业陆续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在内的锂电头部企业营业收入、业绩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但随着近年产能规划逐步落地,动力电池竞争加剧,多家企...

工商业储能三大商业模式"详解"

工商业储能市场爆发是今年储能赛道的最大亮点。需求方面,工商业用电具有能耗大、电价高、波动强等特点,工商业业主接入储能不仅可以通过需量管理、动态增容节省电费,还可满足重要负荷的不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