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绿电直供,零碳产业园破解碳壁垒的杀手锏

近期,欧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进口产品的“碳”新规。今年10月1日,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正式试运行,过渡期到2025年底。今年8月出台了《新电池法》,自2024年7月起,在欧盟市场销售的动力电池以及工业电池必须申报产品碳足迹。

除了基础原材料产品,中国出口的新三样——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也面临隐形碳壁垒的挑战。

在10月26日举办的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大会上,中国碳中和50人大会特邀研究员、海华永泰(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必轩表示,碳壁垒本身作为一种游戏规则。它的实质,是为外国产品设置的一个更高的门槛,并将看不见的碳排放转化为看得见的碳关税。而零碳产业园,是破解这一门槛的关键。

以欧盟为首推出的这一系列措施,既有气候的考量,也有产业竞争的考量。

中国电池在全球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当前,中国、韩国和日本占据了全球92%的动力电池出货量,其中,中国占了60%,欧洲可能连3%都不到。一旦新电池法开始实施,很多中国的电池厂商,将无法进入欧洲市场

解读CBAM,我们看到,绿电直供是唯一一条能够突破碳壁垒的方式。

吴必轩认为,绿电并不是生而平等的,欧盟正在从财务性使用绿电,转向物理性使用绿电,追求时间和空间上的匹配。即用电的新能源曲线要和发电的新能源的曲线匹配。如果能够以绿电直供的方式生产这些产品,就可以免除CBAM对出口产品带来的不利影响。

“我们的电网是大电网,所以我认为,零碳产业园是电力的特区。”吴必轩说。

当前,大部分产业面临的问题是间接排放,归根到底,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火电,没使用绿电。对此,远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落地了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通过绿电直供的方式,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降低间接排放。

下一次工业革命是电的革命,电网的革命。在中国大电网的背景下,如何有效降低相关产业在法规级认证中的风险,不仅需要建立中国自己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库,按照实际能耗情况建立数据库,实现组织碳、产品碳到供应链碳三位一体的碳管理,更需要通过绿电直供,降低碳成本。

“绿电直供是最简单、直接计算碳排放因子的方法。”远景智能零碳产品首席科学家邱林介绍道,如果没有像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绿电直供的区域,远景也在做电碳一张图的工作,即通过图计算的形式,结合发电侧的数据,输配侧的数据和用电侧的数据,可以分时分区计算出每一个园区在某一个时段绿电的比例是多少。

有了电网的分时分区,电碳一张图的实时计算,可以给企业标注具体用了多少的绿电。通过和欧盟的互认,最终得到欧盟的认可。

最新相关

互联网车企 转身拥抱AI

2014年,第一批互联网企业进入汽车行业。2025年,进入创业的第二个十年。这一群拥有互联网基因的造车新势力,开始求变,于AI。01.拥抱AI李想说,只盯初级自动驾驶成为不了万亿市值企业,但AI可以。2...

马一峰: 能源"进化" 重塑行业新生态

2025年1月12日,马哥能源频道在青岛举行"新能源3.0-进化的能源"年度演讲。本场演讲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官员、行业专家、企业领袖和媒体代表等1000余嘉宾莅临现场,共同探讨能源进化背后的...

新疆多元储能何以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新疆能源转型"绿潮涌动",新能源及储能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昔日荒凉的沙漠戈壁荒漠,正悄然转变为"绿能海洋",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劲赋能。聚焦绿色能源"蓄电池"近年来,新疆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