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在威海开幕
作为备受瞩目的新型储能技术,钠离子电池凭借其独特性能优势,正加速迈向规模化应用。在此关键节点,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如期而至,这也是该论坛第四次举办。旨在汇聚“产学研用”各方智慧,打通从材料研发、电池制造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共促产业步入健康、有序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作为备受瞩目的新型储能技术,钠离子电池凭借其独特性能优势,正加速迈向规模化应用。在此关键节点,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如期而至,这也是该论坛第四次举办。旨在汇聚“产学研用”各方智慧,打通从材料研发、电池制造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共促产业步入健康、有序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9月9日,奋力打造海南自贸港“样板间”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儋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卓钧表示,儋州紧紧围绕国家“双碳”目标,积极把握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4·13”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
“从2023年6月投产以来,我们已生产约1.3万吨绿氢。同时,通过科技创新把绿氢产业链条串起来,推动氢能产业集群化发展。”近日,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氢能项目管理专家方虎说。在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子公司——中石化新星新疆绿氢新...
在甘肃瓜州的戈壁滩上,风叶不停转动、光伏板铺满旷野,这片富集风能与光热资源的土地,正借着国家 “双碳” 战略的东风,书写着新能源发展的新篇章。而在 “风光火储氢” 多能互补的布局中,全钒液流电池这一 “储能明星”,正成为打通新能源消纳堵点、保障电网稳定的关键...
近日,2025氢能产业发展大会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氢能产业发展推进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内蒙古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主题为“绿氢赋能协同共赢”,近600位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界的参会者齐聚一堂,聚焦政策导向、前沿技术、...
2025年8月8日,陕西西安——陕西秦岳锂创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岳锂创”)今日在西安新城区隆重举行开业仪式,标志着安徽省锂享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锂享新能源”)在新能源产业布局中迈出关键一步。作为锂享新能源的全资子公司,秦岳锂创将聚焦锂电池销售与回...
2025年以来,中国氢能企业“出海”持续火热。企业通过设备出口、技术研发、合资建厂、联合开发等多种模式深化国际合作。据记者梳理,截至7月30日,仅7月份以来,国内在海外的氢动态已高达11项;今年以来,中国氢企“出海”案例已达44项,涉及中东、欧洲、东南亚等核心市场。
前不久,陕西西咸新区秦创原·氢合湾内,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西安站赛事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单位的10支科研团队,成为系统级仿真赛道、关键部件仿真赛道十强。“本届赛事应势升级,汇聚‘政产学研用金’资源,设立...
一边是外贸“新三样”中的佼佼者,光鲜亮丽;一边是正经历行业阵痛期的当局者,负重前行。这是中国光伏产业出海的最真实写照。“十四五”期间,中国光伏产业出海已从产品销售为主转向先进技术、优质资本输出,借助本地设厂、多点开花的布局,中国光伏产业链上下游正协同出海、全面出海...
7月14日,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472号提案的答复》。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经过五年示范期发展,形成了覆盖氢气制备、储运、加注、应用整车整船产业链、已集聚63家氢能上下游产业链创新企业主体。氢燃料电池公务样船、小型飞机样机研制完成,可生产8.5米-12.5米多型氢燃料...
在陕西,国内先进的氢燃烧领域规模化研发测试研究院签约落户西咸新区;在榆林市,全球规模领先的氢化镁储氢材料中试装置5月转入稳定运行;在“西安—渭南—韩城”城际氢能走廊上,一辆辆氢能重卡日夜穿行……氢能来源丰富、绿色低碳。作为全国重要煤化工基地,陕西氢产能...
6月12日,大冶特钢氢能全氧加热炉应用示范项目传来好消息: 通过燃烧系统的不断优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85%、能耗减少25%。早在2023年,大冶特钢创造性地在特钢生产流程中,将氢能燃烧与纯氧燃烧技术相结合,应用实施富氢燃料全氧无焰燃烧系统,进行全国首例低碳加热炉应用实践。当年实现单台加热炉降低二氧...
记者29日从中国石化获悉,由中国石化发起的氢能产业链创业投资基金正式完成工商注册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标志着中国石化氢能基金正式成立。该基金专注于氢能产业链投资,首期规模50亿元,将对氢能“制储运用研”全产业链环节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关键材料、核心装备和原创技术进行前瞻性...
在“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全面实施背景下,内蒙古作为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加速构建新型储能产业高地。全产业链火力全开经过前期布局,目前内蒙古已形成覆盖原材料供应、电芯制造到新型储能电站建设的全产业链体系。赣锋锂业、比...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能年均超过25万吨,中国占比超过一半,已逐步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引领国家。然而,我国氢能...
近日,由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五部委批准,大连市正式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成为辽宁省唯一入选城市。金普新区作为全市氢能产业创新策源地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抢先布局氢能产业,围绕“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培育引进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前在氢能...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一季度,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上下游景气度高企,具体表现为: 1)电池需求旺盛,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产业链企业排产处于高位: 一季度国内动力与储能电池企业处于高排产与满交...
3月21日,新能源低空制造产业链发展对接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对接会由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主办,江苏省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低空领跑者联盟承办。对接会现场作为CESC2025第三届国际储能大会暨智慧储能技术及应用展览会的多场主题活动之一,本场活动聚焦低空制造产业,从政策、技术、产业发...
4月2日,吉电股份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可再生能源+PEM制氢+加氢”一体化创新示范项目成功通过全产业链可再生氢绿色认证,顺利取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备案,成为国内首个“光伏+网电(绿证替代)”全流程绿色认证制氢项目,让“绿氢”从此有了“官...
“中国储能产品在过去20年发展中,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中国企业在全球储能领域和光伏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优势。”东莞市维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周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2025年南非国际太阳能暨储能展近日在约翰内斯堡举行。据官网介绍,展会吸引全球650家展商。多家中国参展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