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农村住宅建筑光储直柔系统性能研究

"光储直柔"(PEDF)建筑新型配电系统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大力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的背景下,农村整村的光伏利用模式和系统容量配置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基于屋顶光伏的利用模式,提出了"自用优先光伏"和"公共光伏"2种适用于农村住宅建筑的PEDF系统拓扑结构。从系统技术性和经济...

2024储能BMS将现三大变革!专用、芯片、数据

2024的两会,再次为"新型储能"行业掀起新一轮热潮,大家普遍聚焦于储能电池、储能系统集成的价格走势或技术迭代。然而,从储能刚需来讲,电池管理系统理应值得更多关注。无论是要追求更高安全或是更高效,都离不开BMS这一关键环节。原本"高"技术门槛作为护城河的BMS市场,也在收益与风险交织的机遇下,酝酿...

温控有度 储势而上:新能安Reno新品璀璨启幕2024储能国际峰会

4月10日,第12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将在北京开幕,届时Ampace新能安将携储能全栈产品闪耀亮相,并重磅发布全新工商业储能户外一体机Reno C5,该产品将凭借领先技术树立高经济性、高可靠性的行业新标准,并以极致性能助力千行万业绿色转型。 突破工商储能边界,Reno新品重塑经济可靠双重效益近年来,...

2025年装机规模达到3GW!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发布

2023年3月3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共提出六方面31条政策措施。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大型骨干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

共享储能将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

共享储能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不过,共享储能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需相关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实现共享储能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共享储能系统的建设成本。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共享储能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保守场景下,2024-2028年共享储能新增规模有望达6...

中国碳中和与郑州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共建“储能新材料”研发中心

3月21日,中国碳中和发布公告,集团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郑州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并切实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透过共同发挥各自优势,秉承"共同发展、诚信合作"的宗旨,开展以下合作内容: 根据协议,集团与郑州工学院计划共建"储能新材料"研发中心,联合发展新能源汽车废...

新型储能价格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1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第1号公告,明确将“山东省肥城市300兆瓦/1800兆瓦时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等56个项目列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储能形式,包括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其中电化学储能约占90%。作为重要的灵活调节性资源,新型储能是实现&ldq...

磷酸锰铁锂作为提高电池性能的关键,正在加速迈入产业化门槛

电池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在于正负极等材料的创新,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锂电池在存储能量上的限制,在电化学性能稳定以及热管理等安全性问题,达到在动力和储能以及消费领域的全面普及性应用,方能真正发挥储能对新能源发展和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大支撑作用。我国锂电产品的成熟和定型的关键,也在材料端的变革...

全国新型储能装机提前达标,“十四五”后半程东部省份如何发力?

2023年是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备受关注的一年: 从前半年"刷屏"的中国1-6月新投运装机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到国内新型储能产业成本不断降低、"卷"出国门;从院士发声"储能不是万能的",到长时储能、储能多元技术路线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与讨论。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建成...

政府报告首提新型储能,产业新阶段又该如何布局?

近期,储能上市企业2023年年报预告陆续发布,从上游材料、电池,到下游集成商发布的成绩单来看,无一不在显示着这一年新型储能产业的突飞猛进。同时,新型储能也在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各地也相继发布了储能相关政策,包括补贴、配置要求和技术支持等,进一步加速了新型储能产业的扩张。根据国家...

一骑绝尘!加速“奔跑”中的浙江工商业储能

浙江省作为我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的"顶流"之一,正加速"奔跑"。数据来源: 《2024年全球储能行业趋势预测报告》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省工商业新型储能装机量约占全国总装机量的44.3%,排名全国第一。另据机构统计数据,2023年全年,浙江省工商业储能备案项目数量达1100+,总规模超过1.9GW/4.5...

刘满平:储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储能的大规模发展对支撑新能源消纳,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风电、光伏装机量的快速增加,作为新能源的配套产业,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迅猛,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储能市场和储能产品提供国家。不过也要看到,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还面临...

中央定调“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储能再迎“灵魂拷问”

文/王佐编辑/杨倩来源/储能严究院头图绘制/DALL・E3月1日,新华社发表题为《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主题文章。全文中「新能源」出现17次,担当着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词与核心主角。报道称,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9...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进一步加快抽水蓄能、电动汽车等多种储能建设

2024全国两会开幕在即,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已连续27年参加全国两会,履职尽责,建言资政,积极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鼓与呼”。今年两会,刘汉元代表将针对构建以抽水蓄能、新型储能为主,电动汽车等其他多种储能形式为辅的综合性储能系统,推进低碳中国...

无线充电技术 “动态”赋能新能源汽车

这个冬季,我国北方地区经历了极寒天气和大雪。这种条件下,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表现大打折扣,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可以胜任市区代步的任务。但利用其长途出行则比较困难,里程焦虑问题并未得到充分解决。针对电池续航的问题,一个技术思路是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利...

新型储能的2024突围之战!

春节假期后,储能领域动态不断。2月18日,浙江省发布2024年储能目标,拟新增新型储能150万千瓦;广东省政府也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布"20条",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争取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GW,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

2024 储能市场五大发展趋势

在当下,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的迅猛增长,正为储能产业开辟出广阔的市场空间。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与锂电池,这三大新兴领域,已然成为拉动外贸出口的新生力量。这外贸“新三样”,无疑为光伏和储能产业的加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储能赛道,如今正逐渐展露出鲜明的发展态势,预计至202...

疯狂内卷?长时储能:百舸争流刚开始

"储能产业没有最卷,只有更卷。"在2023年上海SENC储能展会期间,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称。究竟有多卷?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要达到30GW以上。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已达34.5GW/74.5GWh。其中,新增...

新型储能盈利能力弱,共享模式能否破局?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际社会和资本高度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顶层设计层面,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各地也纷纷出台储能产...

工商业储能市场洗牌在即

工商业储能近两年因井喷式增长,吸引资金密集进场。工商业储能2024年是否还将延续爆发趋势?入局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力?在储能赛道的细分领域,工商业储能近两年因井喷式增长,吸引资金密集进场。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我国新增注册储能企业超过5万家,平均每天有超过150家新企业进入储能领域。从装机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