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能出清太难了!!!
光伏行业的寒冬,比想象中更漫长。2024年,光伏主产业链亏损超600亿、企业负债突破3万亿,产能过剩的警报划破行业长空。而本应收缩的产能阵线,却在开年之际,全然不顾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再度加码超665亿元产能。一边是“产能过剩”的红色警告,一边是“卷不死”的疯狂加码,产能出...
光伏行业的寒冬,比想象中更漫长。2024年,光伏主产业链亏损超600亿、企业负债突破3万亿,产能过剩的警报划破行业长空。而本应收缩的产能阵线,却在开年之际,全然不顾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再度加码超665亿元产能。一边是“产能过剩”的红色警告,一边是“卷不死”的疯狂加码,产能出...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储能系统正从传统的辅助工具发展成为保障电网稳定性和提升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关键技术装置。储能系统不仅能在电力市场中提供灵活的负荷调节、频率调节和备用电力等服务,还为优化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提供了现实的解决方案。随着这些需求的增加,储能项目的开发也从简单的技术应...
日前,全球第三大电池企业韩国LG新能源公布了其中长期发展战略。据介绍,LG新能源欲将其业务从电池制造扩展到能源循环(领域),使其成为(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按照计划,LG新能源将重点发展储能等多元化业务,以降低电动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在未来五年内实现营收增长一倍以上。LG新...
根据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SEIA)和伍德麦肯兹发布的《美国太阳能市场洞察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美国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产能现已超过31GW。报告说,自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IRA成为法律以来,这一数字增长了近四倍,美国联邦清洁能源政策继续推动产能和装机增长,因为该行业在今年第二季度安装了9.4GW发电容量...
2024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约为434.4GWh,同比增长22.4%,其中,中国电池企业全球市场份额突破65%。9月4日,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公布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最新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约为434.4GWh,同比增长22.4%,增速基本与上半年保持一致,其在企业排名方面,除了中国电池公...
逆变器业绩超预期: 行业估值待回升语音播报缩小字体放大字体微博微信分享0逆变器二季度业绩大超预期,一方面是因为欧洲市场顺利去库存,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逆变器环节很难发生类似主产业链那样激烈的价格竞争,因此业绩波动并不剧烈,业绩表现更多受到订单节奏的影...
7月24日,北京能源国际(京能国际)公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发电量情况。公告显示,北京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及其联营公司共拥有219个发电站,在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发电量4527.459GWh,上半年累计发电量达到8242.187GWh。其中京能国际持有的储能项目仅有广西一个,装机规模179MW。该储能电站在2023年第二季度实...
据韩联社报道,受到合作方电动车业务发展不如预期的影响,韩国LG新能源公司与美国通用汽车合资建造第3座电池厂的计划近日暂停,未来可能根据市场状况调整开工日期。LG新能源表示,整体投资步伐正在调整,但建设并未停止,公司正在根据市场情况采取各种灵活运营措施。此次传出暂停建设的是LG新能源公司与通...
北京时间7月24日凌晨,特斯拉在美股盘后发布了2024年二季度财报。目前,特斯拉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处境,二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上涨,但净利润却呈现"腰斩"态势。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第二季度营收为255亿美元,同比增长2%,创下历史纪录,高于分析师此前预期的243.8亿美元。二季度毛利45.78亿美元,同比增长1%,...
近期,A股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截至7月11日,锂/钠电产业链部分企业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预告)。由于部分龙头企业尚未发布H1业绩报,因此基于已披露企业业绩情况,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整个产业的现状,但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真实透视行业/产业的变化情况,以及企业在行业竞争纷繁复杂的...
韩国媒体日前报道,LG新能源与美国通用汽车合资建造第3座电池厂的计划暂停,预计将视市场状况再决定重启工程的时机。此前信息显示,该工厂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由LG新能源与通用汽车的合资公司Ultium Cells投建。工厂自2022年6月动工,投资规模达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9亿元),原定在今年年底完工,2025年初开...
一套储能系统的利润相当于其 100 辆电动汽车的营业利润,在签下史上最大储能订单的同时,储能业务正成为特斯拉手握的一张"关键底牌",并成为下一轮AI投资的关键"胜负手"。7月18日,特斯拉和美国新能源公司Intersect Power宣布达成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根据合同,特斯拉将为Intersect Power提供15....
被欧美市场坑了”作者|王磊编辑|秦章勇全球第四大电池制造商SK On,走到了悬崖边。不仅连续10个季度亏损,净债务自2021年起还飙升5倍至15.6万亿韩元(约822.59亿元人民币)。他们自己也亲口承认,公司已经陷入危机,为此还宣布了一项“紧急措施”: 将冻结所有高管的年薪,如果公司未能在本季...
今日港股两大指数涨跌不一,早盘盘初恒指冲高,涨幅一度扩大至1%。截至收盘,香港恒生指数涨0.57%。板块方面,电力、航空、石油、内险股、燃料电池、环保等板块涨幅居前;互动媒体与服务、生物科技、汽车零部件、新经济概念、融资租赁等板块跌幅居前。据机构研究显示,6月份港股延续偏弱震荡市,国内宏微观...
从2023年到2024年,产业链已经经历了一个较大的下行周期。在这一个下行周期里,上游碳酸锂、六氟磷酸锂、人造石墨等原材料,下游的新能源汽车价格都持续下跌。而蔓延到整个产业链的价格战也从2023年贯穿到2024年。这其中,碳酸锂的价格已经跌破10万元/吨,新能源汽车也进一步下探10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而...
与时间赛跑、与自身角力。作者: 何乐怡编辑: 李静风品: 沈禾 车一来源: 铑财――铑财研究院新能源领域一向藏龙卧虎,不仅乘用车群雄争霸,两轮车的硝烟也从未止息。比如率先打出"互联网造车"的小牛电动,凭借智能高端化化身行业一条鲶鱼,快速做大做强,短短4年就敲响了纳斯达克钟声,一时风光无二。然自20...
出 品 | 异观财经作 者 | 炫夜白雪前不久,共享充电宝再次因为涨价被称之为"刺客",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在脱口秀大会,House吐槽共享充电宝"一个小时收费四块,难不成是爱迪生那会儿传下来的百年老电吗"共享充电宝涨价也没能让"共享充电第一股"盈利,怪兽充电成"困兽"?营收和净利双降,单季净亏1.8亿元共享...
业内有传言称: 宁德时代工厂近期实行“强制双休”,一部分工人因为工资低而选择离职。另据了解,宁德时代开始降薪,部分岗位限制工时,或推行“五天八小时”工作制。部分员工对于限制工时这一举措的最大感受是自身的收入下降了。针对以上消息,宁德时代官方目前还未做出回应,《电动势...
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2021年二季度,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中航锂电、蜂巢能源等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企业相继在二季度进行了签约、开工、投产等新投建举措,其中以中航锂电的动作最为密集,仅在5月份,其就先后与福建厦门、四川成都、湖北武汉三地达成合作协议。
中国储能网迅: 截至目前,虽然氢能示范城市名单仍未出台,但不少地区依然在有序推动氢车示范运营。今年第二季度,保定、大连、唐山、佛山、舟山、南京、无锡、海南、深圳、宁波、成都、老河口、重庆等13个城市均有氢车交付及投运消息传出。本文详细梳理这些城市氢车交付及投运概况、燃料电池配套情况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