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储能“五大风口”
自deepseek问世以来,包括五大能源集团、两大电网在内的半数以上能源电力央企接入模型,采日能源等储能企业也相继接入。全球能源转型的齿轮正被AI+储能的深度融合加速转动。AI+储能,站在风口。据报道,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在着手利用AI造电池。当用AI造电池逐步进入现实,AI+储能的风口逐渐显现。...
自deepseek问世以来,包括五大能源集团、两大电网在内的半数以上能源电力央企接入模型,采日能源等储能企业也相继接入。全球能源转型的齿轮正被AI+储能的深度融合加速转动。AI+储能,站在风口。据报道,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在着手利用AI造电池。当用AI造电池逐步进入现实,AI+储能的风口逐渐显现。...
突破技术工艺,稳步提升产线良品率,以及规模化交付能力,成为国内大圆柱产业链企业的一致目标。大圆柱电池产业迎来多元市场需求集中释放的“破晓时刻”。近日,特斯拉宣布4680产能达到17GWh;云山动力投产了1.5GWh大圆柱电池量产示范线。2月,宝马宣布其新一代大圆柱电池即将装车第六代eDrive电...
多家研究咨询机构近期相继发布2024年度全球及海外市场储能电芯出货量排名。行业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314.7GWh,同比增长60%。整体看来,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中国企业凭借技术研发优势、规模效应以及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与此同时,随着技...
在全球能源革命的浪潮中,中国锂电产业如同一艘巨轮,凭借技术突破与规模优势,打开新的叙事空间。如今中国企业已在全球包括上游锂资源、四大锂电池材料、锂电设备、动力/储能电池等多个锂电细分领域占据优势地位,诸如宁德时代、赣锋锂业、贝特瑞、先导智能、华友钴业等企业不仅已在各自细分领域铸就了...
锂离子电池无处不在,不仅用于耳机、手机和汽车,还在储存可再生能源的大型设施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锂本身相对稀缺,只存在于少数几个国家。一个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世界需要的电池容量是目前的200倍,这可能意味着需要一种不同的电池。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电池化学家Y. Shirley Meng说: “我不知道仅靠...
2025年2月19日至21日,第18届日本国际智慧能源周(Smart Energy Week)在东京国际展览中心盛大举行。作为新年出海首展,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星云股份)远赴日本东京,携旗下多款锂电池测试解决方案、锂电池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储能解决方案、充电服务解决方案亮相展会,向海外业界人士、产业链关...
黎明第一缕曙光前,常常是最寒冷的时刻。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里,多少人正在热望这缕曙光。我国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市场化始于2014年,此后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如今首批车辆的使用年限超过10年,“退役潮”袭来,汽车的维修保养、电池回收、电池梯次利用等业务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后市场的量级取决于汽车...
近日,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锦能源")旗下青岛美锦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成功取得三项专利,分别为"一种新型牵引车高压箱"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2422907U;"一种用于汽车灯具功能验证测试的台架"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2420498U;"一种声控的车辆低压设备检测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鼓励发展多元化新型储能本体技术,加快锂电池等成熟技术迭代升级,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具体来看,面向新型储能应用需求,加快长寿命高容量先进活性材料技术、高效补...
低空经济政策窗口期与电池技术成熟曲线正在交汇。eVTOL春晚亮相后,低空经济的大众认知度得以显著提升。年后,低空经济释放更多积极信号。2月11日,峰飞航空披露获得了武汉汉阳投资发展集团的12架大型eVTOL航空器采购订单,订单合同总金额1.57亿元,并与汉阳区政府共同开展低空特种场景及载人场景的先行示...
从手机、电车到储能电站,锂电池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但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损失锂离子最长寿命都只有6-8年,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高悦团队打破锂电池传统设计原则,通过AI和有机电化学的结合,成功设计了一种锂载体分子。让废旧电池"打一针"就可无损修复将锂电池寿命提升1-2个数量级为电池产...
1月21日晚间,恩捷股份发布公司2024 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归属净利润亏损5.15亿-6.6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5.27亿元。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恩捷股份表示,因近年来公司所处的锂电池隔离膜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叠加下游降本压力,锂电池隔离膜产品价格及毛利下降。同时,基于谨慎性原则,结合市场情况判断...
2月9日,位于浙江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浙江新时代中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产线全开,公司在2023年投建的年产3万吨碳酸锂、15万吨磷酸铁动力电池新材料建设项目也迎来新进展。该项目为废旧电池回收利用项目,主要回收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及材料。项目建成后有望年新增营业收入50亿元、税收1亿元,并通过...
2月8日,春节喜庆气氛尚未散去,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航材院”)石墨烯航空电池研制中试生产线已正式开工。现场机器轰鸣,技术人员神情专注地调试着设备参数。这里制造的石墨烯航空电池将应用于混合动力无人机上。石墨烯被誉为“新材料之王”,拥有电热转...
借势国家级舞台撬动万亿市场。*题图来自宁德时代官微2025年央视春晚上,eVTOL、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表演打开观众对赛博未来的想象空间。低空经济距离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近,峰飞航空的V2000CG(凯瑞鸥)eVTOL和亿航智能的EH216系列eVTOL航空器在本次春晚亮相。峰飞航空凯瑞鸥在重庆分会场起飞,最大起飞...
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持续挑动着行业神经。行业预计,目前国内半固态电池技术先行,2025年具备固态电池技术内容的出货量(包括车载与非车载领域)有望突破10GWh;全固态电池当前处于核心技术突破和验证阶段,有望在未来2-3年完成小批量上车。2025年开年以来,国内外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展接...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蛇年开工遭遇三件大事!2025年锂电产业的竞争或将再上三层楼!第一是,特斯拉开年再次挑起价格战,价格战要再上一层楼。第二是,美国再次加征关税10%,锂电出口、海外开拓要再上一层楼。第三就是科技迭代。蛇年伊始,不仅AI加速来袭,Deep Seek打开大模型封印,比亚迪、宁德时代纷纷瞄准智能...
完成双碳目标、锂电池同时卷向更高性能与更低价格,这两大趋势正不断推动乘用车之外的全场景电动化进程。其中在交运输通领域,电动化从乘用车向商用车外溢趋势明显。而商用车中,新能源客车同样已实现超50%渗透率,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蕴含在卡车领域。交强险数据显示,2024 年全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
2月5日,京能锡林郭勒能源有限公司发布京能锡林郭勒特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40万千瓦项目Ⅳ标段60MW/120MWh电化学储能系统EPC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项目建设 60MW/120MWh(交流侧)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采用3.2V,单芯容量≥314Ah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池舱采用液冷、非步入式预制舱方案,单体电池...
锂电正极材料行业两头受压发展能力偏弱,未来需在技术创新研发和出海能力加强上方能找到较好出路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最为关键的原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各项核心性能指标,在锂离子电池中成本占比最高,是电池材料中规模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