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储能人的"悲歌": 市场规模扩大,钱却挣不到

近年来,储能行业热度持续攀升,以锂电池为首的新型储能迎来“红海”。有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我国新增新型储能规模为17.036 GW,是2022全年的2.9倍。

如此高景气下,做储能生意本是一件应该赚钱的事儿,但有行业人士却反映:“现在储能市场真的很怪,虽然市场与订单规模加大,但我们却赚不到钱!”

01、储能怪象:市场规模膨胀,入局者赚不到钱

上述储能人士说:“现在储能太激烈了,外表看起来很风光,但是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2023年刚开始储能项目价格还在1元/Wh以上,过了一年,竞标价格跌了一半多,现在基本都0.4/Wh了,哪里还有钱可以挣的啊!”

据NE-SALON新能荟小编了解,去年年初,不论是三元还是铁锂,方形电芯的单Wh电报价普遍在1元左右,如今三个多季度过去,电芯报价跌近50%。2023年12月24日,中储科技2024年度电芯框架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其中0.5 C(2小时充放电时长)及0.25 C(4小时充放电时长)标段的电芯最低报价直接击穿0.5元/Wh,中创新航更是报出了0.409元/Wh的超低价,引发业内一片哗然。

进入2024年后,电芯价格更是居“低”不下,除宁德时代的电芯价格仍然维持在0.5元以上,其他电芯厂家的280储能电芯价格基本都降到了0.4元以下,储能电芯正式进入3毛钱时代。

0.4元/Wh或0.3元/Wh意味着什么?科普一下,对于储能厂商而言,0.4元/Wh的电芯售价,意味着上游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要维持在10万元/吨以内,这个价格对于大厂商尤其是自身具备垂直一体化产能的大厂商来说,尚属于贴着成本线边缘的报价,而对于一些中小厂商来说,就只能“赔本赚吆喝”了。

激烈的价格战催生了行业洗牌,一大波的储能企业正在倒下……

02、何以造就严苛的储能竞争环境?

为何储能赛道变得这么卷?为何储能价格战打得如此激烈?

上游原料碳酸锂的价格持续走低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有太多人看到了储能这块新生的“肥肉”,想参与进来分一杯羹。而储能行业又是技术壁垒没那么强的行业,这就导致了入行的人越来越多,这条赛道愈来愈卷。

前述储能人士称:“现如今,装机根本就赶不上扩产的速度。储能属于上限高,下限低的行业,没什么门槛,弄个厂房,搞套设备就可以开工了,你甚至不用太懂储能,只要有一些基本的人脉资源,刚开始进来都能赚到钱。”有数据表明,2022年,全国共有3.8万家涉储能企业成立,是2021年的近6倍。随着入局玩家变多,储能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高工储能董事长张小飞说:“方形锂电池在2023年第三季度的利用率仅为50%,而户储方形50Ah电芯利用率则只有30%―40%,软包电池的利用率只有20%―30%。2023年,储能电池产业已经遭受了巨大的过剩冲击。”

另一方面,储能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产业。虽然新能源的下半场是储能,但是目前该行业的格局尚未稳定,没有一套成熟的模式。这就导致了各家厂商以及下游业主除了价格与成本之外,找不到其他的关注点。由于储能行业同质化较为严重,各厂家只能通过降价的方式来谋取市场优势。

除此以外,现在各省多个地区推行“强制配储”,这也加重了储能行业的竞争。一家电网侧资深从业者说:“据内部统计,发电侧的配储占整个新能源配储的50%,但其使用效率仅为5.6%。从目前的新能源装机来看,风电光伏占全国总装机也才百分之三四十,也就是说新能源对整个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现在还看不太出来。”但政策下发了,新能源企业就得照做,这就引出了“建而不用”这个问题。

上述电网人士说:“假设你是一个新能源企业,当政策要求你进行配储,而实际又没多大用处的时候,你会怎样做?你会选择市场上最便宜的产品。”

03、储能,路在何方呢?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勇说:“目前国家政策对于新型储能的态度是全面市场化。对于新型储能的发展,企业要不断寻找更好的应用场景。储能发展真正重要的是能不能发挥价值,不要为建而建,这样各方才能从中获益。新型储能要从需求出发,帮助电力系统提升灵活性,促进新能源消纳,为电力用户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电能质量。发电企业、电网、电力用户,用户可以再细分到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这些都是新型储能的重要客户。”

此外,刘勇还表示,在欧盟碳关税等机制之下,外贸型企业对绿电的需求会持续增加,这也会增加用户对新能源以及储能的需求。

结合以上全文分析,NE-SALON认为,2024年,储能行业的价格战,或许还会持续2023年激烈的态势。而面对国内异常激烈的竞争,企业很有可能继续加大海外市场的开发,行业出海的势头或许会进一步增强。来源:NE-SALON新能荟G

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欢迎规范转载,转载时禁止对文章内容进行任何改动,并请务必按如下格式标注来源和作者【来源:NE-SALON新能荟;作者:???】,本公众号保留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权利。

原文标题:储能人的“悲歌”:市场规模扩大,钱却挣不到

最新相关

1GWh,又一中企拿下储能大单!

近日,远景能源与欧洲可再生能源生产商GoldenPeaks Capital(简称"GPC")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MOU),将在欧洲供应和部署1GWh储能项目。根据协议,远景能源将提供其最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储能系统技...

六氟磷酸锂价格上行

数据显示,六氟磷酸锂价格自2025年9月16日起持续上涨,至2025年10月13日达到68,800元/吨,较9月16日上涨21.13%。六氟磷酸锂主要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应用终端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据...

甘肃公示1家虚拟电厂市场注册信息

10月13日,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公示受理注册的虚拟电厂相关信息,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和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

14GWh,2企又签储能大单!

在ESIE 2025上,已经有多家储能企业签下大单,据不完全统计签约已超过14GWh。4月10日,力神(青岛)分别与威腾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通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绿中科锂电容、常德昆宇、Am...

下调10%!又一省节假日实施深谷电价

4月8日,《湖北省发改委关于实行节假日深谷电价机制相关事项的通知》发布。其中提出,在现行工商业分时电价机制基础上,每年春节、劳动节、国庆节设置日间深谷时段(9: 00一15: 00)。根据文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