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A股一季度 储能企业盈利增长最迅速!

北极星储能网讯: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上百家A股上市企业发布了今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逾八成公司净利润预增。而在所有领域中,储能相关企业盈利增长最为迅速,表现十分亮眼。尽管受市场波动影响,储能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在整体业绩飘红、政策环境不断向好的背景下,储能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来源: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作者:董梓童)

全产业链业绩飘红

据南都电源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1月-3月,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亿元-5.1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973.8万元增长1514.1%-1631.79%。除因处置子公司股权产生的投资收益外,南都电源表示,锂电材料大幅上涨,而公司布局的锂电资源回收业务已逐步投产,并产生效益,产业链闭环效应初显。

锂电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不仅促使拥有回收业务的下游企业业绩提升,同样也拉动了上游企业业绩。雅化集团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亿元-1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801.21万元增长了1053.67%-1438.22%。盛新锂能也实现较大增长,1月-3月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亿元-1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4亿元增长765.24%-957.52%。

雅化集团指出,锂行业需求不断攀升,锂盐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公司释放产能、增加销售,锂盐产品销量逐步提升,锂业务利润大幅度增长。盛新锂能则强调了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对公司业绩的促进作用。

同时,电解液相关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快速提升。新宙邦、多氟多、永太科技、天际股份预计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82亿元-5.13亿元、7亿元-7.3亿元、3.72亿元-4.23亿元和4亿元-4.4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10%-230%、650.55%-682.72%、410%-480%和742.8%-827.08%。

此外,锂电池正负极材料企业长远锂科、杉杉股份和安纳达预计一季度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5万元-34.5万元、7.5亿元-8.5亿元和4887.5万元-6414.85万元,同比增长175.77%-184%、148%-181%和60%-110%。

提振市场信心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数据显示,2022年1月-2月,国内锂电池总产量超过8200万千瓦时。其中,储能电池产量超过900万千瓦时,动力电池装车量约3000万千瓦时。同期,锂电池材料价格快速上涨。截至3月末,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售价分别超50万元/吨和49万元/吨,较2021年末上涨超82%和120%,同比涨幅超460%和560%。

在市场需求走高且价格提升的背景下,雅化集团、盛新锂能、永太科技等企业今年一季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甚至超过去年全年的净利润。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下称“CNESA”)发布的最新储能指数显示,3月储能指数呈宽幅震荡形态,月末达到1395.2,下跌8.09%,同期创业板指数下跌10.35%。据了解,CNESA储能指数以二级市场为基础,观察、研究储能类企业的发展趋势。该指数选取了锂及其他资源、电解液、正负极材料、电池、系统集成商等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不同环节中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2家企业。

CNESA认为,宏观上受国际形势影响,中概股3月中出现下跌,进而传导至A股市场,上证指数一度下跌。随着博弈的结束,市场信心反弹。具体到储能相关领域,储能电池供应链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能布局息息相关。由于该领域扩产计划频出,市场担心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导致投资者对新能源汽车及电池产业链公司的长期成长性信心减弱。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储能板块指数为1325.89,近一年来的最低值为2021年5月出现的995,而最高值则为同年10月出现的1913。另平安证券援引wind数据称,近期锂电池指数市盈率基本回落至历史中值水平。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从政策层面看,储能领域正处于新的发展周期。3月底,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就《南方区域电力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南方区域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独立储能电站作为新主体纳入南方区域“两个细则”管理。在补偿上,独立储能电站参照煤机深度调幅第二档的补偿标准。

同时,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并设定了新型储能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从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电化学储能技术近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此外,山东4家独立储能电站进入电力现货市场,开启了储能参与现货市场的模式与机制探索。

数据分析公司GlobalData预测,在成本不断下降、可再生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到2026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8亿美元,亚太市场将成为举足轻重的市场。按国别,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届时,中国储能市场规模将超过40亿美元。

国信证券指出,目前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成本约为2元/瓦,度电成本约为0.61元/千瓦时-0.82元/千瓦时。随着电化学储能研发脚步进一步加快,各项技术、产业试点稳步推进,未来电化学储能成本将下降30%。

在积极前景下,国内多家券商机构给出了更加乐观的预期:到2025年,我国储能投资市场空间或超过4500亿元,2030年将突破万亿元。

最新相关

2025年上半年全市电力运行情况

一、地区用电情况上半年,我市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48.48亿千瓦时,同比降低0.67%,其中工业用电量517.88亿千瓦时,同比降低0.95%,占全社会用电量的94.42%。全社会使用电网电量384.55亿千瓦时,同比持...

宁夏新型储能并网规模超500万千瓦

3月20日,随着宁夏青龙山20万千瓦/40万千瓦时新能源共享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宁夏新型储能并网规模超过500万千瓦,达到511.4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44.87%。近年来,宁夏加大新能源开发力...

甘肃新型储能装机突破450万千瓦

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统计,截至2月18日,甘肃省新型储能装机突破450万千瓦。目前,甘肃省在运电化学储能项目174项,其中电源侧电化学储能164项、容量370万千瓦,电网侧电化学储能10项、容量80万千...

2024年宁夏新增新型储能电站20座

2月1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统筹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绿色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宁夏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蒋哲文介绍,2024年宁夏新增新型储能电站20座,累计并网新型储能电...

日本确认,中国汽车夺"全球第一"

2月3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汽车连续2年的出口量超越日本,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2024年的中国汽车出口量为585万辆,比2023年增长了19%,排在第二的日本则下降5%,出口量为421万辆,此举...

1月"新造车五强",小鹏反超理想

2月1日,各大车企2025年首份月销榜单出炉。在经历了2024年底冲量,以及春节假期影响后,1月多数新势力交付量环比出现断崖式下滑。但与去年1月相比,小鹏、零跑交付量实现翻倍暴涨。具体来看,自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