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原材料价格上涨!日本车企新增90亿美元成本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由于锂、铜和其他材料的价格上涨,日本汽车制造商本财年的收益将受到数十亿美元的影响。对于生产清洁能源汽车来说,这些原材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盛日本公司(Goldman Sachs Japan)估计,对于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六大车企来说,原材料成本上涨对运营利润的影响将高达1万亿日元(约90亿美元)左右。这相当于这些企业总利润预期的30%左右,除了日本车企之外,美国制造商同样感受到了压力。

中国和欧洲等地更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也推高了对原材料的投入需求。预计这一趋势在中期内将会持续下去,因此汽车行业将面临脱碳所带来的持久影响。本田首席财务官Kohei Takeuchi就曾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不会是暂时的现象。”

电池材料的价格涨幅非常大,这反映出了电动汽车的普及程度正在提升。在中国,碳酸锂的价格达到了每吨8.8万元人民币(约1.36万美元),是一年前的两倍有余。而在欧洲,钴的价格上涨了大约80%。广泛用在线束和电机中的铜的价格上涨了一半。与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需要的铜是前者的两到三倍。

除了电动汽车原材料之外,燃油车的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用于在催化转化器中净化尾气的铑,当前的价格达到了5年前的30倍。此外,由于铁矿石价格上涨,汽车用钢材的价格也在提升。

这些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削弱了车企的收益。日本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预计,其营业利润将减少4,400亿日元,相当于预期中的18%。本田预计将受到2,500亿日元的影响,相当于其预期营业利润的38%。日产、斯巴鲁、马自达和三菱面临的影响在374亿日元至1,000亿日元不等。

受到影响的并不只有日本车企。通用预计,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其年度成本将增加数十亿美元。咨询公司AlixPartners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美国制造的汽油车的平均材料成本达到了3,600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随着车企计划增加电动汽车的产量,2030年电动汽车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300万辆,是2020年的10倍。分析人士表示,这种增长速度可能会导致锂和其他电池材料的价格居高不下。

在这种压力面前,企业在研发和供应链方面将会受到双重考验。日产和特斯拉等企业正在开发不需要钴的电池。丰田和大众也都在采取行动,锁定锂的供应。松下加入了由美国石油企业Schlumberger牵头的一个项目,寻求从地下盐水中提取锂。

业内人士表示,车企很难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汽车企业高管表示,车企“很难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提高车辆价格”。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转载说明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盖世汽车

最新相关

钒电池,东风又至

作者: 赛文,编辑: 小市妹过去的两年,在储能领域曾经名不见经传的钒电池忽然爆火,龙头一度集体上演市值翻倍的好戏。那么,出过风头的钒电池,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大势所趋?去年年中...

常温超导概念持续性几何?

常温超导概念持续性几何?

具有超导特性的材料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交通运输、国防军事、电力能源、医疗研究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但超导特性实现对环境等要素有严苛要求,这也让常温常压下的超导进入了人们的视...

中国石油负债1.1万亿!合理吗?

中国石油负债1.1万亿!合理吗?

2024年第一季度已经进入了尾声,国际大公司陆陆续续开始发布2023年的财报。而在中国石油财报里有个指标比较吸引人注意,就是负债,竟然高达1.122万亿。国际油价连续两年处于高位,中国石油负债居...

钒电池,东风又至

作者: 赛文,编辑: 小市妹过去的两年,在储能领域曾经名不见经传的钒电池忽然爆火,龙头一度集体上演市值翻倍的好戏。那么,出过风头的钒电池,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大势所趋?去年年中...

常温超导概念持续性几何?

常温超导概念持续性几何?

具有超导特性的材料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交通运输、国防军事、电力能源、医疗研究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但超导特性实现对环境等要素有严苛要求,这也让常温常压下的超导进入了人们的视...

中国石油负债1.1万亿!合理吗?

中国石油负债1.1万亿!合理吗?

2024年第一季度已经进入了尾声,国际大公司陆陆续续开始发布2023年的财报。而在中国石油财报里有个指标比较吸引人注意,就是负债,竟然高达1.122万亿。国际油价连续两年处于高位,中国石油负债居...

华为前员工接盘,打造一个电池IPO

华为前员工接盘,打造一个电池IPO

文/瑞财经 李姗姗华为前员工的创业阵营中,跑出IPO企业似乎成了家常便饭。前有7名华为离职员工打造的一博科技(301366.SZ)成功登陆创业板,后有睿联技术、汉朔科技、芯旺微等华为前员工成立的企...

锂电上游企业"暴雷"

在2022年实现躺赚后,2023年电池上游企业业绩应声下滑,有着"锂王"之称的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近70%。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业绩下滑,电池上游企业赚钱能力...

锂供给分析及锂价底部到底是多少?

锂供给分析及锂价底部到底是多少?

之前很多朋友问关于锂供需情况及锂价底大概区间是多少?今天来说一下关于锂供给,也说说我认为的锂价底部区域为多少。首先,我们来看看目前全球主要锂供应来自哪里。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资料,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