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新型储能产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立泉在日前召开的2023国际数字能源展分论坛上表示,在国家储能新政引导下,中国储能行业将迎来爆发期,预计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年社会用电量的18%左右,储能市场将突破100GWh。

与此同时,深圳市发改委表示,深圳高度重视发展储能产业,将以最强决心、最大力度加快打造万亿级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同样,国内其他一些城市也纷纷看好新型储能产业。

另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王科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新型储能行业,更多的还是电池储能行业。目前,以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为代表的新型储能行业,总体来看,储能成本较高,但市场需求潜力较大。在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作用下,其未来增长速度将会加快。

尽管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前景较好,但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新型储能的调用和盈利难题依然困扰着相关企业。此外,一些地方因财政资金困难,补贴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导致行业成本相对较高,发展速度缓慢。

对于储能行业下一步如何降本增效,王科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扩大生产规模。在降低成本方面要分不同类别,比如说,像钠离子电池,如果生产规模扩大,达到一定程度,其成本下降非常快,在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下,它比锂离子电池在成本上还更具有优势,未来发展空间大、发展速度较快。

二是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特别是一些地方围绕财政补贴政策要落实到位,这将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三是给初创期的储能企业相应扶持。不少储能企业属于初创阶段,缺乏持续经营的稳定性。对于这些初创企业来讲,如果市场需求波动较剧烈,经营困难就会较明显。

  “储能产业发展,一方面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另一方面要政府加强引导和扶持,通过一揽子政策或扶持措施,帮助发电企业积极投入到储能产业发展中。”王科表示,因为发电企业规模体量相对较大,需求也较明确,资金投入有一定保障,特别是风电光伏项目,需要配备一些储能设备,如果有技术、资金等方面投入,或更好地促进储能产业的发展。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大成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我国储能产业技术和产品,在全球占有很大的比例,具有一定影响力,但由于存在储能不平衡、安全性等问题,需要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鉴于储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投入大、技术要求高,很多企业难以涉足这个现实,需要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法规护航,在给予企业相应财政补贴的同时,更需要统一标准,以此促进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最新相关

氢能觉醒: 从工业"配角"到能源"主角"

氢燃料电池发电机组稳定运转,加氢站里车辆依次排队,通勤职工乘坐氢能客车笑语盈盈……这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是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立足资源优势、抢抓能源转型机遇,积极...

2025光伏储能的三重革命

9月12日,国家能源局突然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加速推进储能规模化部署;同一天,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能源投资将突破...

未来五年,储能站上"C"位

01“储能的规模化发展,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最重要的标志。” 9月17日-18日举办的2025世界储能大会上,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胡明如此说道,,在电力系统“源网荷储”(电源...

储能行业增长空间打开

储能行业此前一段时间曾被预估需求放缓,但近一段时间,增量政策接连出台,提供政策目标底线,行业需求度又明显回升,这都为储能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01政策支持不减最新出台的增量政策是9...

储能电池生产企业迎"爆单"潮

10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福州马尾的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星云股份”)无尘车间生产线,身着防护服的工人在全力以赴忙生产,保障客户储能电池测试设备订单如期交付。随着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