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技术应用

成渝地区氢能技术有哪些亮点?未来怎么发展?这份《报告》说清楚了

11月1日,第四届成渝双城·双碳论坛在成都举行,现场发布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也是该系列报告首次发布。《报告》由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编制,汇集专利数据、政策文本、产业统计数据及专家观点,从全球和我国宏观发展态势、成渝产业现状与技术布局、主要经济圈对比、创新发展路径策略等维度,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简称“成渝地区&...

"镁"好出行引领新能源车消费新趋势

在新能源车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材料创新已成为驱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引擎。在日前举办的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对接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镁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在减重、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铝合金、钢铁等传统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新能源车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镁材料还有哪些特性?基于这些特性将如何提升消费者的用车体验?又能否成为在后补贴时...

全国首座!千公斤级氨制氢站落地南海!

11月1日,南海迎来氢能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全国首座商业化运行的1000kg/d氨分解制氢加氢一体站正式落成启用。这不仅是我国氨氢能源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商业化运营的关键一步,也标志着氢能产业链在“制、储、加、用”全环节实现闭环运营的新突破。千公斤级氨制氢加氢一体站技术领先、成本优化、场景落地液氨作为氢载体,储运成本低、安全性高,是破解氢能规模化应用瓶颈的理想...

氢能赛道,厦门闯三关

近日,《厦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实施,从打造氢能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打造氢能先进制造业基地、有序开发氢能示范应用场景、全面优化氢能产业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14条措施,释放出加速构建新能源产业新增长引擎,抢占氢能发展新赛道的明确信号。2022年,厦门便将氢能与储能列入六大未来产业之一。面对产业发展的根基在哪、制氢降本的关键在哪、转化应用的出路在哪等三大&l...

从"矿冶之都"迈向"清洁能源之都"!大冶积极打造国家级绿氢示范标杆城市

氢能浪潮,奔涌向前。10月30日,2025黄石(大冶)氢能高质量发展推介会在大冶举行,现场大冶湖未来产业(氢能)联合实验室揭牌,并发布大冶氢能产业政策,集中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额达10.5亿元,为大冶氢能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周拥军,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林磊,大冶市委书记孙辄出席活动并致辞,大冶市委副书记、大冶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罡主持推介会。会上,近百...

大冶市成功纳入武汉都市圈国家级氢能区域试点

10月29日,大冶市召开专题会议,锚定“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目标,安排四季度攻坚任务。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大冶发展势头强劲。工业振兴蹄疾步稳,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 13.8%、14%,长城汽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增速超 116%;“湖北氢能看大冶”声誉鹊起,该市成功纳入武汉都市圈国家级氢能区域试点。招商引资成果丰硕,1-9 月新签约项目 157 个、总投资 57...

氢能+智联 重卡跑好新赛道

深秋的关中平原寒意渐浓,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的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创未来”)内,却一派热闹景象。“这台‘曜灵’概念重卡,集成了氢燃料电池、L2级辅助驾驶等六大核心技术。”德创未来副总经理晁鹏翔指着一辆氢燃料重卡介绍。作为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汽”)布局新能源赛道的“创新尖兵”,成立仅四年的德创未来...

商用车电动化新突破!壳牌携手一汽解放率先推出商用车电池浸没式冷却创新方案

商用车电动化新突破!壳牌携手一汽解放率先推出商用车电池浸没式冷却创新方案

2025年10月16日,北京——2025年10月16日,壳牌与一汽解放在壳牌中国2025“赋能进步 · 共话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合作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上率先推出商用车电池浸没式冷却方案,这项创新技术是商用车热管理领域的一次突破性进展,将为行业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力。本次由壳牌携手清华大学主办的论坛,汇聚了政府、智库、学术界专家、产业界代表及业务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如何...

贸易保护下的破局: 中国光伏企业的技术突围与全球布局

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浪潮中,当印度光伏市场以“全球第三”的新增装机量释放巨大潜力时,中国光伏产业正以“超80%全球产能占比”的绝对优势,支撑着全球清洁能源发展。过去多年,印度曾是中国光伏重要出口市场。然而,印度出于扶持本土产业、降低能源依赖等目的,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贸易限制不断升级。图: 历年来印度光伏贸易保护措施政策博弈: 保护主义的双重影响印度的贸易政策收紧趋势显著,从...

国内规模最大!汉宜高速氢能走廊吸引10家车企氢能重卡上路运营

“每百公里氢耗8公斤,比现役车型节省2公斤,续航里程突破650公里。”在湖北交投楚天高速潜江服务区加氢站,驾驶新一代东风氢能重卡的吴师傅,用一句“像一只吃得少、跑得远的长臂猿”,生动道出300kW高功率氢能重卡的核心优势。按年跑10万公里计算,这款新车型每年能为用户节省约7万元燃料费,综合运营成本降低10%,在极大拓展氢能重卡活动半径的同时,经济价值凸显。此次投用的2辆氢能重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