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磷酸铁锂下游需求旺盛 厦钨新能拟在雅安基地加码2万吨产能

中国储能网讯:◎厦钨新能计划在雅安经开区投资建设锂离子正极材料项目,预计投资意向不低于100亿元,投资建设10万吨磷酸铁锂、6万吨三元材料等。

◎磷酸铁锂材料产能过剩已经迫近。产能的集中释放或再次带来行业洗牌,拥有工艺技术、成本控制优势及下游客户绑定的生产商才能屹立于市场持续分羹。

每经记者赵李南每经编辑梁枭

今日(11月22日),厦钨新能(SH688778,股价83.76元,市值252亿元)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建设雅安二期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前厦钨新能的雅安基地已经建设了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线,此次建设是再新增2万吨产能。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有利于实现扩能增效。随着产能规模扩大和规模效应显现,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厦钨新能表示。

预计2024年投产

根据厦钨新能公告,鉴于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需求量增加,现有及正在建设的产能不能满足下游需求,为提升厦钨新能源的市场地位,公司拟在雅安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实现新增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

早在2021年,厦钨新能就已经对外披露过雅安基地的布局。去年9月,厦钨新能公告称,其与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锂离子正极材料项目投资意向书》。

按照上述意向书,厦钨新能计划在雅安经开区投资建设锂离子正极材料项目,预计投资意向不低于100亿元,投资建设10万吨磷酸铁锂、6万吨三元材料等。项目将分期建设,其中,磷酸铁锂项目首期建设规模年产2万吨,预计投资不低于12亿元,建设周期为2年,预计2023年投产;三元材料项目首期建设规模年产2万吨,预计投资不低于22亿元,建设周期为3年,预计2024年投产。

去年底,厦钨新能公告称,计划总投资约9.3亿元,在四川省雅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新建雅安基地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一期),项目建成后将形成2万吨磷酸铁锂产能。

彼时厦钨新能预计,一期的2万吨项目计划于2023年4月投产。而根据厦钨新能的最新公告,目前该项目的部分产线已经点火投产。

此次厦钨新能公告的项目属于雅安基地磷酸铁锂部分的二期项目,计划投资金额约4.4亿元,计划于2024年4月投产,预计实现新增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厦钨新能一直以来的主攻方向是钴酸锂和三元材料。公司此前在投资者调研时称,其磷酸铁锂主要的目标市场是对低温性能有要求的动力电池领域、储能领域和对倍率性能有要求的特种电池领域。

“公司在磷酸铁锂技术上有多年的技术积累,本项目采用先进工艺磷酸铁锂合成技术量产,该技术工程化方面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易量产、产品批量稳定性好的特点,同时该技术拥有原子级合成技术、均相反应成核技术、新型表面包覆及掺杂技术三大核心技术。该磷酸盐系材料具有元素分布均匀、无杂相、无位错、形貌和粒径可控制等特点,在低温性能、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有较大改善,可广泛应用于动力、储能及其它细分领域。”厦钨新能表示。

磷酸铁锂量增价涨

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是动力电池行业两大技术路线。随着三元材料价格上涨和磷酸铁锂在低温环境下性能改善,磷酸铁锂也越来越受到青睐。今年,磷酸铁锂呈现出销量和价格齐头并进的趋势。

Wind数据显示,去年磷酸铁锂的价格大幅上涨后,今年价格仍然维持在高位,近期的价格一度接近18万元/吨。

同时,上半年磷酸铁锂的出货量也大幅增长。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44.5万吨,环比增长接近40%,同比增长150%。针对出货上涨的原因,GGII分析称,主要原因有,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储能市场高速增长、低温性能改善使得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增加、磷酸铁锂电池相较于三元电池有成本优势。

市场火爆也使企业扩产步伐加速。值得注意的是,扩产企业不一定来源于传统的磷酸铁锂生产企业,也有不少来自于三元材料、钛白粉企业。

万润新能(SH688275,股价202.7元,市值173亿元)于今年9月上市,公司募投项目拟投入8亿元,计划在湖北十堰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产磷酸铁锂3万吨,二期投产磷酸铁锂2万吨,规划建设期为2年。

今年9月,东阳光(SH600673,股价9.5元,市值286亿元)公告称,计划总投资不超过14亿元,在广东韶关投资扩建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15个月。

10月,国轩高科(SZ002074,股价31.72元,市值564亿元)公告称,拟在广西柳州新增投资建设年产10GWh动力锂电池生产基地,计划投资总金额约48亿元。项目规划用地约362亩,建设10GWh磷酸铁锂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及配套系统,生产动力电池电芯、模组、PACK和电池系统等产品。

据国轩高科微信公众号,11月18日,国轩高科与越南Vin Group合作的电池工厂在越南河静经济开发区正式开工。该项目一期规划年产能5GWh,是越南第一个磷酸铁锂电池工厂,预计2023年末投产。

德方纳米(SZ300769,股价247.62元,市值430亿元)11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已于今年9月19日正式投产。据公司在投资者调研时透露,后期规划的33万吨磷酸锰铁锂产能和2万吨补锂剂产能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稳步推进。

此外,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锂源)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长岳海峰也在近日透露,常州锂源已经敲定将在印尼建设大型磷酸铁锂材料生产基地。

针对磷酸铁锂市场,GGII分析称,2021年国内磷酸铁锂产能接近97万吨,加上今年新增产能释放,预计年底将达到300万吨,磷酸铁锂材料产能过剩已经迫近。产能的集中释放或再次带来行业洗牌,拥有工艺技术、成本控制优势及下游客户绑定的生产商才能屹立于市场持续分羹。

最新相关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